首页 > 科幻 > 诗词 白云 > 第20章 夜浦寻痕踏梦行

第20章 夜浦寻痕踏梦行 第3页

目录
    在一本旧书里发现过几首未署名的七律,此刻对照画稿上的字迹,竟与明轩的手书别无二致。

     沈砚冰点头:“我们做过字迹鉴定,画稿上的题诗确是明轩先生的手笔。

    而若雪先生,正是你在苏州美专时就听说过的那位女画家——她与明轩先生是同窗挚友,也是彼此诗词画境的知己。

    ” 这个名字像一把钥匙,忽然打开了煜明记忆深处的匣子。

    他想起青年时,明轩总在雨天对着空画框发呆,说:“若雪画的外滩,连江风都带着墨香。

    ”那时他不懂,为何从未去过上海的明轩能画出那么多栩栩如生的外滩夜景,原来每一笔色彩里,都藏着两个人共同的记忆。

     渡轮缓缓靠向秦皇岛码头时,沈砚冰从纸袋里取出最后一幅画稿。

    这是幅未完成的作品,画布上只有模糊的江堤轮廓,右下角用铅笔写着:“1978年秋,明轩已归,外滩灯影如旧,而斯人……”墨迹在此处戛然而止,留下半行未竟的思念。

     “明轩先生1978年平反后,曾回到上海寻找若雪先生,”沈砚冰轻声道,“但那时若雪先生已经病逝,只留下这些画稿和一本《云麓词心录》——那是她为明轩先生的诗词集拟的名字。

    ” 江岸上的路灯将两人的影子拉得老长。

    煜明摩挲着画稿上明轩的字迹,忽然明白为何自己总在深夜梦见外滩的灯影,为何每首新作里都藏着江风的韵律。

    那些被岁月分隔的知己,那些未完成的唱和,原来都化作了笔尖的墨、画布的彩,在时光里静静等待重逢。

     “沈小姐,”煜明忽然转身,眼中泛起微光,“能否将这些画稿借我几日?我想……我想为它们写些文字,就像明轩当年在画旁题诗那样。

    ” 沈砚冰微笑着点头,将纸袋轻轻递出:“若雪先生的后人曾说,这些画稿在等一个能读懂它们的人。

    我想,你就是那个人。

    ” 回程的地铁里,煜明翻开笔记本,望着窗外飞逝的光影,忽然灵感泉涌。

    笔尖落下时,外滩的钟声、浦江的波光、画中的身影,都化作了流淌的文字: 煜明站在1946年的外滩,看年轻的明轩将刚写就的《沪上夜华》递给若雪。

    她鬓边的白芙蓉被江风吹得轻轻颤动,笔尖在诗稿上落下批注:“‘火树银花映晚虹’妙极,只是这‘虹’字,不如换作‘眸中’如何?更见灯火映人之意。

    ” 他忽然笑了,原来明轩画中少女眼中的流光,正是那些年他们在姑苏园林里推敲词句时的星光。

    那些被时光掩埋的对话,此刻都在笔尖复活,化作《云麓词心录》里新的篇章。

     地铁在人民广场站停下,煜明望着站台的灯光,忽然想起沈砚冰说的话:“每个时代的外滩都在变,不变的是江风里的诗心,是灯火下的知己情。

    ”他摸了摸口袋里的青田石章,忽然明白,所谓词心,原是将岁月沉淀的懂得与遗憾,都化作笔尖的平仄,让后来人在字里行间,遇见曾经的知己。

     出站时,夜已深了。

    黄浦江的方向传来悠长的汽笛声,像谁在轻轻吟诵一首未完的长诗。

    煜明抬头望向天际,东方明珠的灯光依然璀璨,而他知道,在那些光芒深处,藏着属于明轩与若雪的、属于那个时代的,永不褪色的词心。

     (本章完) 喜欢云麓词心录:白云着请大家收藏:()云麓词心录:白云着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