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仙侠 > 奉旨当里长:百姓的明义 > 第182章 娃娃马和

第182章 娃娃马和

目录
    穿越到明初最大的好处之一就在这里了,那些目前还没有长起来的名臣名将,唐仨仁可以提前接触培养一番,就算没机会培养也可以跟对方先打好关系。

     “毛镶,你去寻一下李文忠将军,看他有空过来没,就说我有些事情要问他一下。

    对了,将朱棣和李景隆一起叫过来吧....” 唐仨仁想起了马三保这位“航海名人”,肯定是不能放过的,未来大明对外的战场一定是在大海之上,虽然这马三保目前年岁还小,但不妨碍提前培养什么的。

     为什么把朱棣叫过来,那是因为正史上马三保十二岁的时候就成了朱棣的贴身太监,现在么,朱棣没机会获得“郑和”了。

     至于李景隆这个比朱棣小不了多少的娃,提前将其丢进军营里训练是他爹李文忠的主意,正好一起叫过来。

     没过多久,李文忠就到了唐家院子,平时唐仨仁从几天前起也不是一天到晚守着那三千纨绔的,现在那三千人算是初步进入状态了,自然不需要十二个时辰盯着。

     “侯爷叫我过来有什么事?” 按照辈份李文忠与太子朱标同辈,不过比朱标年岁大了不少,没看人李景隆都十岁了,而朱标的儿子朱雄英今年一岁。

     称呼唐仨仁为“侯爷”,算是一种尊敬,唐仨仁可是说过让李文忠称自己一声“老弟”的,但李文忠表示唐仨仁深受上位朱元璋器重,这般年轻就封侯了,自然是不能随便称兄道弟的,不得不说,李文忠能够得到朱元璋的赏识,除了有马皇后的关系之外,其本身各方面 的才能也是不容小觑的。

    他不仅在战场上英勇善战,屡建奇功,而且在治政方面也颇有建树。

    李文忠深谙兵法,善于用兵,多次在关键时刻为朱元璋平定内乱,稳定了大明江山。

     在朝堂之上,李文忠以严谨着称,他不畏权贵,敢于直言进谏,深得朱元璋的信任。

    他深知朱元璋的雄才大略,因此在许多重大决策上,他都能提出中肯的意见,帮助朱元璋更好地治理国家。

     然而,李文忠并非一味地刚硬,他也有着柔和的一面。

    若非如此,也不会称呼唐仨仁这个不管是爵位还是年纪资历都不如他李文忠的年轻人一声“侯爷”。

     “可别,李大哥你称我为侯爷,这可是要折煞老弟我了....” 唐仨仁连忙摆手,脸上带着几分尴尬的笑意。

    他深知李文忠的威望与地位,尽管自己现在身为侯爷,但在李文忠面前,他就是个初出茅庐的小伙子。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