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 > 时砂遗楼 > 第155章 发现线索

第155章 发现线索

目录
    钟楼地下室的煤油灯在寒风中摇曳,江浅将最后一摞古籍重重砸在木桌上,震得杯中的冷茶溅出些许。

    连续七日蜷缩在图书馆与档案馆的霉味里,她的旗袍下摆沾满了旧书架的灰尘,后颈的胎记因长时间精神紧绷而隐隐发烫。

    此刻,她的目光死死盯着摊开的《乐纬·协图征》,泛黄纸页上的文字与手中共鸣箱残片的拓印在视网膜上不断重叠。

     “找到了!”她的声音在地下室激起回响,惊得正在调试仪器的顾云舟和宋栖凰同时转身。

    江浅的指尖几乎要戳破纸张,指着书中记载的“十二律吕秘传”:“先秦时期的乐师用编钟音高传递密信,不同宫调对应不同地域,变徵之音表示紧急……这和共鸣箱刻痕的频率分布规律完全吻合!” 顾云舟立刻将声波分析仪的探头贴向残片,屏幕上的波形图开始剧烈跳动。

    “C调频率出现峰值时,对应这个螺旋状刻痕。

    ”他的食指划过仪器屏幕,“但还有三分之一的波形异常,像是被某种加密算法扭曲过。

    ”宋栖凰已经翻开从日军司令部偷出的密码本,银戒指在纸页间快速滑动:“常规的凯撒密码、栅栏密码都不对,这些刻痕的排列顺序违背现代密码学逻辑。

    ” 江浅突然抓起祖父遗留的青铜罗盘,当盘面北斗七星的勺柄指向“天玑”方位时,残片上某个模糊的古蜀文字竟泛起微光。

    记忆如潮水般涌来——儿时祖父教她辨认星象时,曾用编钟奏出《诗经》里的《豳风·七月》,看似普通的曲调里,每个变奏都暗含节气密码。

    “不是现代密码学,”她的声音带着战栗,“是古蜀人用星象校准的音乐密码!” 三人立刻投入验证。

    顾云舟将缴获的日军收音机改装成频率发生器,宋栖凰对照着星象图计算每日时辰,江浅则把残片按星轨顺序排列。

    当子时的钟声响起,北斗七星的斗柄恰好与共鸣箱刻痕连成直线,仪器突然发出尖锐的蜂鸣。

    示波器上,杂乱的波形瞬间重组,形成一串有规律的脉冲信号。

     “这是摩尔斯电码!”顾云舟几乎要掀翻桌子,“但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