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 > 时砂遗楼 > 第154章 资料查阅与对比

第154章 资料查阅与对比

目录
    寒风裹挟着细雪扑打在图书馆斑驳的玻璃上,江浅裹紧粗布围巾,哈出的白气在昏黄的灯光下凝成细小的雾团。

    她的帆布包里装着从钟楼带回的共鸣箱残片拓印,指尖无意识摩挲着帆布上被刻痕压出的纹路,仿佛这样就能与那些神秘符号建立更深的联结。

     推开档案室厚重的木门,霉味混着纸张特有的陈旧气息扑面而来。

    管理员是个戴圆框眼镜的老人,见她每日准时出现,只是默默推来装满资料的手推车,不再多问。

    江浅道过谢,便一头扎进书堆,《中国音乐通史》《古文字考据》《符号学原理》等书籍在桌上堆成小山,钢笔在笔记本上沙沙游走,记录下每一个可能有用的信息。

     在翻阅一本19世纪传教士撰写的《东方神秘符号研究》时,江浅的呼吸陡然急促。

    书中夹着的一张手绘插图里,某个类似琴弦的图案与共鸣箱上的刻痕极为相似。

    但仔细对比后她发现,传教士记录的符号代表的是古印度音乐中的拉格音阶,与她推测的古蜀星象密码并无直接关联。

    失望之余,她在笔记旁批注:“形似而神不似,需另寻方向。

    ” 档案馆的地下室内,江浅跪在积灰的铁架前,小心抽出一卷清朝年间的地方志。

    泛黄的纸页记载着当地某次大型祭祀活动,其中提到“以钟鼓合星象,奏乐通天地”,并配有简略的星图。

    她迅速掏出拓印,将两者重叠在煤油灯下查看,心跳却渐渐平复——虽然星象布局有几分相似,但图案细节相差甚远。

     连续三天的查找一无所获,江浅的眼睛布满血丝,后颈的胎记也因过度劳累隐隐作痛。

    就在她准备离开图书馆时,一本被压在角落的线装书吸引了她的注意。

    书名《乐纬·动声仪》已经磨损得难以辨认,翻开后,里面关于古代音律与天文关系的论述让她眼前一亮:“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