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 > 云麓词心录:白云着 > 第101章 竹径寻幽

第101章 竹径寻幽

目录
    《云麓词心录》第一百零一章:竹径寻幽 楔子:新笋破土时的尺素 谷雨前两日,煜明正在松涛阁临《快雪时晴帖》,忽闻窗外竹枝轻响。

    书童抱着青瓷盆进门,盆里卧着三枚带露的新笋,笋壳上系着尺许长的素笺——是青芜山房主人沈砚溪的字迹:“谷雨后三日,竹坞新翠可扫眉,砚田已润,候君来试‘潇湘九辨’墨。

    附旧作请正:‘竹露敲窗分砚色,松风入卷乱茶烟’。

    ” 指尖抚过笺尾晕染的墨痕,煜明想起三年前暮春,与砚溪在青芜山房的竹廊下分题赋诗。

    那人执紫毫在新竹上题“未出土时先有节”,自己接“便凌云去也无心”,墨迹未干便被山雨打湿,却在竹皮上留下了淡青的印子,倒比宣纸上的诗更添了几分竹骨。

     案头笔洗里,去年秋日捡的竹根须正浮在水面,根须间竟冒出米粒大的绿芽。

    煜明忽然觉得,这世间草木原是最妙的信笺,新笋破土的声响,怕是比任何文字都更合砚溪“以竹为骨,以墨为魂”的画论。

     【入坞:竹影扫阶的平仄】 青芜山房藏在云麓西麓的竹坞里,未到坞口先闻溪声。

    煜明踩着苔痕斑驳的石阶上行,忽见竹枝间闪过一片靛青——是砚溪的弟子阿青正攀着竹干采新叶,竹篓里已积了半篓鹅黄的笋衣,衬着她袖口绣的墨竹,倒像是从画里走出来的小景。

     “先生在竹深处临《柯九思竹谱》呢!”阿青笑着指向竹林深处,新竹的影子在她斗笠上织成浮动的墨稿,“昨儿还说,若遇着带露的新篁,定要折来作笔架。

    ”话音未落,忽有竹露滴落,恰好打在煜明衣襟上,晕开的水痕竟似竹叶的轮廓。

     转过三重竹屏,眼前豁然开朗:三十余竿湘妃竹环着青石案,砚溪正踞坐石上,手中狼毫悬在半空中,目光却凝在竹节间的光影。

    他脚下散着十几张废稿,有的勾了竹枝的筋骨,有的只点了三五片叶,墨迹里还混着新鲜的竹汁——定是刚才折了新枝蘸墨试笔。

     “来得好,”砚溪见他走近,忽然以笔杆敲了敲石案,“看这竹影扫在石上,像不像《书谱》里‘屋漏痕’的笔法?”煜明顺着他的笔尖望去,晨阳穿过竹叶,在石面投下参差的影子,风过时影随枝动,竟真似中锋行笔时的顿挫。

     【论画:墨分五色的清响】 石案上摊着半幅未竟的《竹石图》,砚溪搁笔斟茶,见他盯着画中留白处的飞白:“昨日在溪边洗砚,见水中竹影被游鱼搅碎,忽然懂了东坡‘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的妙处——你看这几笔淡墨,可是竹,又不是竹。

    ” 煜明指尖掠过石上残留的竹节印,想起去年冬日,砚溪冒雪送来自己手抄的《竹谱详录》,书页间夹着片冻僵的竹叶,叶脉里还凝着冰晶:“那时你说‘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