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 > 云麓词心录:白云着 > 第100章 寒潭听雪

第100章 寒潭听雪

目录
    《云麓词心录》第一百章:寒潭听雪 开篇:雪粒叩窗时的信笺 戌初时分,松针上的雪粒突然密了起来。

    煜明搁下狼毫,见砚台里的墨色正泛着冷光,案头那帧《寒江独钓图》的拓片,倒像是被风雪洇湿了边角。

    忽有竹枝叩窗声,原是书童抱着半幅冻硬的素绢踉跄进门:“山下邮差冒雪送了信,说是扬州陆先生的手札。

    ” 素绢展开时,墨香混着梅香扑面而来。

    陆沉蹊的小楷在绢上洇出淡淡水痕:“去岁孤山共折梅枝,今冬雪压云麓,可还记得寒潭畔那方‘听雪石’?某已携《溪山琴况》手抄本上路,预计大雪节前抵麓。

    附短句请正:‘竹露敲窗醒鹤梦,松风入砚化龙文’。

    ” 煜明指尖抚过“听雪石”三字,忽觉窗外的雪粒竟似化作那年寒潭溅起的水珠。

    七年前的大雪天,他与沉蹊正是在潭边巨石上,听着雪落寒潭的碎玉声,将半阙《水龙吟》续成了通篇。

    此刻案头瓷瓶里,那枝插了三日的枯枝梅正擎着新蕊,倒像是从记忆里衔来的报春信。

     【寒潭忆:雪落时的平仄】 云麓山的寒潭藏在松涛深处,若不是熟谙路径,极易被虬结的老松遮了眼。

    煜明踩着半尺深的新雪前行,木屐在石阶上碾出“咯吱”的韵脚,忽闻身后传来踏雪声——陆沉蹊的月白棉袍已染了霜色,手中青竹杖正敲着石栏哼调子。

     “来得巧,潭水刚结了薄冰。

    ”煜明指向潭心,冰面裂着蛛网般的纹路,雪粒落在上面,竟发出“簌簌”与“叮咚”相和的声响。

    沉蹊俯身以竹杖轻点冰面:“当年你说‘雪落寒潭分六瓣,一瓣惊鱼,两瓣化诗,三瓣沉心底’,如今这冰下的游鱼,可还记得我们的平仄?” 说着从袖中取出一方三寸玉版宣,就着石面铺开。

    煜明见他以竹枝蘸雪为墨,在纸上画起寒潭轮廓:“记得那年你我论及‘通感’,说雪落之声可作视觉——你看这冰裂纹路,像不像《溪山行旅图》里的皴法?”竹枝在“冰面”上勾出数道细痕,竟真似范宽笔下的雨点皭,而落点处的雪粒未化,倒成了天然的留白。

     潭边老梅的枝桠忽然抖落积雪,三四片残瓣飘在冰面,沉蹊忽然搁笔低吟:“‘忽有梅香侵砚冷’——当年在孤山,你为我磨墨时,是不是也被这样的冷香惊了笔锋?”煜明望着他睫毛上的雪晶,想起三年前扬州瘦西湖畔,沉蹊冒雨送来自己手抄的《清真集》,书页间还夹着半朵风干的琼花,那时他说“好诗如活水,须得用江南的雨来润”。

     【松涛谱:风过处的宫商】 两人在听雪石上铺开棉毡,沉蹊解下背上的桐木琴——琴尾处“松风”二字,正是煜明去年刻下的。

    琴弦未动,松涛先自响了:高树的雪团坠在矮枝上,枯枝断裂声混着山雀振翅,倒像是天然的前奏。

     “《溪山琴况》里说‘弦与指合,指与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