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改良的粮 第2页
1年,宋真宗将其推广到全国,使之成为主粮之一。
至于土豆、玉米,于明朝中期引入,1593年,明朝福建人士陈正龙,冒死从东南亚一带引入红薯,活人无数。
“看先生您也不是那些迂腐的家伙,我就跟你说道说道。
” 罗四这时从怀里弄了根奇怪的东西出来,薄黄细纸卷,递了一根给老朱。
“有火折子没?帮忙点上。
” 老朱脸色变幻,回头向那马车招了招手,一个衣着华丽的年轻人从马车上一跃而下,拿了个火折子过来。
“吸——呼——” 罗四看这华服少年气质不凡,应该是这位朱老爷的儿子,果然是有其父必有其子,明明身着华服,居然也不惧这泥路弄脏衣服。
“好东西,比那旱烟、水烟有劲多了。
” 老朱学着罗四的样子抽了一口后,立即发现这东西的好处,当真是方便省事。
小朱同学也想学上一口,被老朱一眼瞪了回去。
“我这是改良过的占城稻种,在我看来,比黄金还要金贵一些呢。
” 罗四这么一开口,老朱直接愣住了,那秧苗刚才他确实是发现了,比他所知的秧苗要粗壮上不少,而且这水田里的水也没有他所知的深。
要知道现在刚到阴历三月初,哪怕这里属于南方,田里的水也是冰凉甚至还有些寒冷,这时节可没有后世说的“单季稻”,能够有早稻晚稻就已经很了不起了,也就是说,这是新品种? “亩产几何?可有三百斤?” 这才是老朱最关心的事情,开局一个碗出身的老朱,比那些个读书人更加知道粮食产量对于民生的重要性。
“去年种了两季,咱们这里最多只能两季,亩产有五百多斤吧?如果是良田可以到六百多斤吧?” “多少?” 老朱吓了一跳,一旁的小朱也是一脸的不信。
路旁的李上张了张嘴,正准备表示不信来着,想了想还是不要刷存在感了。
“我刚才都说了,这秧苗是仨伢子改良过的粮种育出来的,自然比一般的稻米要强上一些。
” 看到罗四的反应,老朱一阵沉默,看着是一亩增加了一两百来斤,但全国各地有那么多的地,如果推广开来,哪怕靠北一些的地方只种一季,那也有希望让整个大明不再有饿死之人! “这粮种,可以卖一些给我们吗?”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小朱同学看到自家老爹的反应,瞬间想的是买回去,然后通过朝廷的手段去推广,这样一来绝对是天大的名声与功绩。
“不不不
至于土豆、玉米,于明朝中期引入,1593年,明朝福建人士陈正龙,冒死从东南亚一带引入红薯,活人无数。
“看先生您也不是那些迂腐的家伙,我就跟你说道说道。
” 罗四这时从怀里弄了根奇怪的东西出来,薄黄细纸卷,递了一根给老朱。
“有火折子没?帮忙点上。
” 老朱脸色变幻,回头向那马车招了招手,一个衣着华丽的年轻人从马车上一跃而下,拿了个火折子过来。
“吸——呼——” 罗四看这华服少年气质不凡,应该是这位朱老爷的儿子,果然是有其父必有其子,明明身着华服,居然也不惧这泥路弄脏衣服。
“好东西,比那旱烟、水烟有劲多了。
” 老朱学着罗四的样子抽了一口后,立即发现这东西的好处,当真是方便省事。
小朱同学也想学上一口,被老朱一眼瞪了回去。
“我这是改良过的占城稻种,在我看来,比黄金还要金贵一些呢。
” 罗四这么一开口,老朱直接愣住了,那秧苗刚才他确实是发现了,比他所知的秧苗要粗壮上不少,而且这水田里的水也没有他所知的深。
要知道现在刚到阴历三月初,哪怕这里属于南方,田里的水也是冰凉甚至还有些寒冷,这时节可没有后世说的“单季稻”,能够有早稻晚稻就已经很了不起了,也就是说,这是新品种? “亩产几何?可有三百斤?” 这才是老朱最关心的事情,开局一个碗出身的老朱,比那些个读书人更加知道粮食产量对于民生的重要性。
“去年种了两季,咱们这里最多只能两季,亩产有五百多斤吧?如果是良田可以到六百多斤吧?” “多少?” 老朱吓了一跳,一旁的小朱也是一脸的不信。
路旁的李上张了张嘴,正准备表示不信来着,想了想还是不要刷存在感了。
“我刚才都说了,这秧苗是仨伢子改良过的粮种育出来的,自然比一般的稻米要强上一些。
” 看到罗四的反应,老朱一阵沉默,看着是一亩增加了一两百来斤,但全国各地有那么多的地,如果推广开来,哪怕靠北一些的地方只种一季,那也有希望让整个大明不再有饿死之人! “这粮种,可以卖一些给我们吗?”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小朱同学看到自家老爹的反应,瞬间想的是买回去,然后通过朝廷的手段去推广,这样一来绝对是天大的名声与功绩。
“不不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