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秦纪二 秦始皇帝下
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庚辰年,王贲从燕国南部攻打齐国,突然攻入临淄,齐国百姓没人敢抵抗。
秦国派人引诱齐王,承诺封给他五百里土地。
齐王就投降了,秦国把他迁到共地,安置在松柏树林中,齐王最后饿死了。
齐国人埋怨齐王田建不早点和诸侯合纵抗秦,却听信奸臣和宾客的话导致亡国,就编了首歌唱道:“松树啊,柏树啊,让田建住在共地的,就是那些宾客啊!”这是在责怪田建任用宾客不慎重。
臣司马光说:合纵连横的主张虽然花样百出,但总的来说,合纵对六国是有利的。
从前先王分封万国,亲近诸侯,让他们通过朝见、聘问来相互交往,设宴款待来增进情谊,缔结盟约来相互联结,这没有别的原因,就是希望大家能齐心协力保卫国家。
假如六国能凭借信义相互亲善,那么秦国就算再强暴,又怎么能灭掉它们呢!韩、赵、魏三国,是齐、楚两国的屏障;齐、楚两国,是韩、赵、魏三国的根基。
它们在形势上相互依存,表里相依。
所以,要是韩、赵、魏去攻打齐、楚,那是自断根基;要是齐、楚去攻打韩、赵、魏,那是自己拆除屏障。
哪有拆除自己的屏障去讨好盗贼,还说“盗贼会爱护我而不攻打我”的道理呢,这不是太荒谬了吗! 秦王刚统一全国,觉得自己的德行超过了三皇,功劳盖过了五帝,于是改称号为“皇帝”,皇帝的命令称“制”,文告称“诏”,皇帝自称“朕”。
追尊庄襄王为太上皇。
皇帝下令说:“人死了以后,根据他生前的行为定谥号,这是儿子议论父亲,臣子议论君主,实在没什么意义。
从今往后,废除谥法。
我是始皇帝,后代就用数字来计数,二世、三世一直到万世,传承无穷无尽。
” 当初,齐威王、齐宣王的时候,邹衍论述了终始五德的运行学说。
等到秦始皇统一全国,齐国人把这个学说上奏给他。
秦始皇采用了这个说法,认为周朝得到火德,秦朝取代周朝,遵循五行相克的原则,秦朝应该是水德。
于是更改一年的起始月份,朝贺都从十月初一开始;衣服、旗帜、符节都崇尚黑色,各种制度都以六为单位。
丞相王绾等人说:“燕、齐、楚等地偏远,如果不设置诸侯王,没办法镇守这些地方。
请封几位皇子为诸侯王。
”秦始皇把这个建议交给大臣们讨论。
廷尉李斯说:“周文王、周武王分封了很多同姓子弟,可是后来他们的关系越来越疏远,相互攻击如同仇人,周天子也无法禁止。
现在天下依靠陛下的神灵实现了统一,都设置为郡县,皇子和功臣们,用国家的赋税给予他们丰厚的赏赐,这样很容易控制,天下也不会有异议,这才是使国家安宁的办法。
设置诸侯没有好处。
”秦始皇说:“天下百姓饱受战争之苦,就是因为有诸侯王。
依靠祖宗的保佑,天下刚刚安定,又要再封国建王,这是给自己树立敌人啊,想要天下太平,岂不是太难了!廷尉的建议是对的。
” 于是把天下分为三十六郡,每个郡设置郡守、郡尉、郡监。
把天下的兵器都收集到咸阳,熔化后铸成大钟和十二个铜人,每个铜人重达一千石,放置在宫廷中。
统一法律、度量衡和长度单位。
把天下的豪杰之士十二万户迁到咸阳。
秦国的宗庙以及章台宫、上林苑都在渭水南岸。
每灭掉一个诸侯,就仿照他们的宫室,在咸阳北面的山坡上建造,宫殿南临渭水,从雍门以东到泾水、渭水交汇处,宫殿楼阁、天桥、回廊相互连接,把从诸侯那里得来的美女、钟鼓都充实到里面。
秦始皇二十七年,公元前220年,辛巳年,秦始皇巡视陇西、北地,到达鸡头山,经过回中宫。
在渭水南岸修建信宫,建成后,改名叫极庙。
从极庙修一条路通到骊山,建造甘泉前殿,又修筑甬道从咸阳连接到甘泉宫,还在全国修筑驰道。
秦始皇
秦国派人引诱齐王,承诺封给他五百里土地。
齐王就投降了,秦国把他迁到共地,安置在松柏树林中,齐王最后饿死了。
齐国人埋怨齐王田建不早点和诸侯合纵抗秦,却听信奸臣和宾客的话导致亡国,就编了首歌唱道:“松树啊,柏树啊,让田建住在共地的,就是那些宾客啊!”这是在责怪田建任用宾客不慎重。
臣司马光说:合纵连横的主张虽然花样百出,但总的来说,合纵对六国是有利的。
从前先王分封万国,亲近诸侯,让他们通过朝见、聘问来相互交往,设宴款待来增进情谊,缔结盟约来相互联结,这没有别的原因,就是希望大家能齐心协力保卫国家。
假如六国能凭借信义相互亲善,那么秦国就算再强暴,又怎么能灭掉它们呢!韩、赵、魏三国,是齐、楚两国的屏障;齐、楚两国,是韩、赵、魏三国的根基。
它们在形势上相互依存,表里相依。
所以,要是韩、赵、魏去攻打齐、楚,那是自断根基;要是齐、楚去攻打韩、赵、魏,那是自己拆除屏障。
哪有拆除自己的屏障去讨好盗贼,还说“盗贼会爱护我而不攻打我”的道理呢,这不是太荒谬了吗! 秦王刚统一全国,觉得自己的德行超过了三皇,功劳盖过了五帝,于是改称号为“皇帝”,皇帝的命令称“制”,文告称“诏”,皇帝自称“朕”。
追尊庄襄王为太上皇。
皇帝下令说:“人死了以后,根据他生前的行为定谥号,这是儿子议论父亲,臣子议论君主,实在没什么意义。
从今往后,废除谥法。
我是始皇帝,后代就用数字来计数,二世、三世一直到万世,传承无穷无尽。
” 当初,齐威王、齐宣王的时候,邹衍论述了终始五德的运行学说。
等到秦始皇统一全国,齐国人把这个学说上奏给他。
秦始皇采用了这个说法,认为周朝得到火德,秦朝取代周朝,遵循五行相克的原则,秦朝应该是水德。
于是更改一年的起始月份,朝贺都从十月初一开始;衣服、旗帜、符节都崇尚黑色,各种制度都以六为单位。
丞相王绾等人说:“燕、齐、楚等地偏远,如果不设置诸侯王,没办法镇守这些地方。
请封几位皇子为诸侯王。
”秦始皇把这个建议交给大臣们讨论。
廷尉李斯说:“周文王、周武王分封了很多同姓子弟,可是后来他们的关系越来越疏远,相互攻击如同仇人,周天子也无法禁止。
现在天下依靠陛下的神灵实现了统一,都设置为郡县,皇子和功臣们,用国家的赋税给予他们丰厚的赏赐,这样很容易控制,天下也不会有异议,这才是使国家安宁的办法。
设置诸侯没有好处。
”秦始皇说:“天下百姓饱受战争之苦,就是因为有诸侯王。
依靠祖宗的保佑,天下刚刚安定,又要再封国建王,这是给自己树立敌人啊,想要天下太平,岂不是太难了!廷尉的建议是对的。
” 于是把天下分为三十六郡,每个郡设置郡守、郡尉、郡监。
把天下的兵器都收集到咸阳,熔化后铸成大钟和十二个铜人,每个铜人重达一千石,放置在宫廷中。
统一法律、度量衡和长度单位。
把天下的豪杰之士十二万户迁到咸阳。
秦国的宗庙以及章台宫、上林苑都在渭水南岸。
每灭掉一个诸侯,就仿照他们的宫室,在咸阳北面的山坡上建造,宫殿南临渭水,从雍门以东到泾水、渭水交汇处,宫殿楼阁、天桥、回廊相互连接,把从诸侯那里得来的美女、钟鼓都充实到里面。
秦始皇二十七年,公元前220年,辛巳年,秦始皇巡视陇西、北地,到达鸡头山,经过回中宫。
在渭水南岸修建信宫,建成后,改名叫极庙。
从极庙修一条路通到骊山,建造甘泉前殿,又修筑甬道从咸阳连接到甘泉宫,还在全国修筑驰道。
秦始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