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仙侠 > 娘子都首富了,还要考状元 > 第233章 一条鞭法和改革开放

第233章 一条鞭法和改革开放

目录
    “韩大人所言差异!” 这时,刑部尚书吴文龙也站了出来,“一条鞭法把所有税赋全部摊到田亩上,这于士族乡绅未免太过不公,而且,无田产者不用交税,如此一来,是否鼓励百姓不事耕种?” “不错!农业乃国之根本,什么改革开放,促进商业发展,有可能动摇国本,此策论万万不妥。

    ” “……” “此言差异,有田产者自会耕种,不耕种也得交税,无田产者想耕种也没得耕,减免他们的税赋可以减轻其压力,鼓励商业和手工业,便可以让无田产者加入,是双赢之举。

    ” “说的好!农业虽是国之根本,但和促进商业并不矛盾,两浙商业发达,农业也未落下,完全可以齐头并进,两浙当年开海运,兴水利、促农商,便有异曲同工之处。

    ” “……” 政事堂内一片嘈杂的声音,双方争持不下。

     有旧党官员,对新政本就反对,如今这策论更大胆,一条鞭法,把人头税和地税统一,摊丁入亩,这等于劫富济贫,让各地乡绅大户承担了大部分税赋,而没有田产的人,直接不用交税,可想而知。

     关键是,能够站在朝堂之上的,基本都是这个阶层。

     哪怕部分新党官员,此刻也沉默不语。

     至于改革开放,经济试点之类的东西,这些人理解有限,可能还不是很明白。

     但有一点,在古代,士农工商,商人是四民之末,是最被瞧不起的。

     这还是景朝,商人的地位有所提升,换成以前,商人想要科举都不可能,哪怕出行,修建府邸等等,都有各种严格规制。

     而这篇策论却在大力提倡商业,手工业,无疑让部分老学究非常不满。

     赵恒面色无波,看向户部尚书蔡清,和吏部尚书曾布,道:“两位大人不说说自己的看法?” 曾布僵了僵,开口道:“回太子殿下,臣以为这篇策论确实有可取之处,起码不像一般策论空洞无物,且想法也很好,一旦实施,或许真能起到奇效也未必……” 赵恒眼神微亮,但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