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血脉方舟(下) 第2页
土。
阳光透过玻璃窗,在嫩绿的茶苗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镜头外,穿白大褂的周翊父亲蹲下身,用试管收集叶片上的露珠。
"小晏要记住,"他的声音温柔得不像个科学家,"这些茶苗比大熊猫还珍贵..." 第二片叶突然剧烈闪烁,画面切换成冰冷的观测站手术室。
十五岁的林晏被束缚带固定在手术台上,机械臂的针尖正对准她的太阳穴。
银镯迸发出刺眼的蓝光,她的眼泪在失重环境下形成漂浮的水珠,其中一颗恰好悬停在镜头前,倒映着机械臂上"文明清洗程序07号"的标签。
最令人心碎的是第三片叶——空白的画面里,只有一句被反复擦除又重写的"爹爹,茶苗还活着吗?"。
字迹一次比一次模糊,铅笔的划痕越来越浅,到最后几乎要看不清了,却还在固执地重复着这个简单的问题。
【方舟的终极形态】 胚胎舱突然发出清脆的"咔嗒"声,但不是破碎,而是像千年古莲绽放般缓缓舒展。
舱体裂开的缝隙中溢出柔和的绿光,那些漂浮在舱内的文物DNA开始自动组合。
青铜鼎的铜绿聚集成树干,树皮上密密麻麻刻着《诗经》的篇章;蚕丝蛋白编织成巨大的帆,帆面上用金线绣着《耕织图》的全景;《兰亭序》的墨粒重组为导航罗盘,指针是用王羲之最飘逸的那个"之"字雕刻而成。
最令人叹为观止的是那些大红袍茶叶——它们变成了船帆上的补丁,每片补丁都在循环播放不同朝代的饮茶场景:唐代陆羽在竹炉前煮茶,水沸时泛起鱼目般的泡沫;宋代苏轼与友人斗茶,建盏中的茶沫白如积雪;乾隆皇帝下江南时品龙井,十八棵御茶树在雨中摇曳... 程让的直播画面突然被强制切换,主屏幕上展开一张用陈年茶渍绘制的星图。
航线上的每个节点都是一杯名茶:西湖龙井标注着地球坐标,茶汤里倒映着三潭印月;冻顶乌龙指向半人马座,茶
阳光透过玻璃窗,在嫩绿的茶苗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镜头外,穿白大褂的周翊父亲蹲下身,用试管收集叶片上的露珠。
"小晏要记住,"他的声音温柔得不像个科学家,"这些茶苗比大熊猫还珍贵..." 第二片叶突然剧烈闪烁,画面切换成冰冷的观测站手术室。
十五岁的林晏被束缚带固定在手术台上,机械臂的针尖正对准她的太阳穴。
银镯迸发出刺眼的蓝光,她的眼泪在失重环境下形成漂浮的水珠,其中一颗恰好悬停在镜头前,倒映着机械臂上"文明清洗程序07号"的标签。
最令人心碎的是第三片叶——空白的画面里,只有一句被反复擦除又重写的"爹爹,茶苗还活着吗?"。
字迹一次比一次模糊,铅笔的划痕越来越浅,到最后几乎要看不清了,却还在固执地重复着这个简单的问题。
【方舟的终极形态】 胚胎舱突然发出清脆的"咔嗒"声,但不是破碎,而是像千年古莲绽放般缓缓舒展。
舱体裂开的缝隙中溢出柔和的绿光,那些漂浮在舱内的文物DNA开始自动组合。
青铜鼎的铜绿聚集成树干,树皮上密密麻麻刻着《诗经》的篇章;蚕丝蛋白编织成巨大的帆,帆面上用金线绣着《耕织图》的全景;《兰亭序》的墨粒重组为导航罗盘,指针是用王羲之最飘逸的那个"之"字雕刻而成。
最令人叹为观止的是那些大红袍茶叶——它们变成了船帆上的补丁,每片补丁都在循环播放不同朝代的饮茶场景:唐代陆羽在竹炉前煮茶,水沸时泛起鱼目般的泡沫;宋代苏轼与友人斗茶,建盏中的茶沫白如积雪;乾隆皇帝下江南时品龙井,十八棵御茶树在雨中摇曳... 程让的直播画面突然被强制切换,主屏幕上展开一张用陈年茶渍绘制的星图。
航线上的每个节点都是一杯名茶:西湖龙井标注着地球坐标,茶汤里倒映着三潭印月;冻顶乌龙指向半人马座,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