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 > 莲花九天落到底多强 > 第十六节 自然生长

第十六节 自然生长 第2页

目录
    面的进展. 因为他害怕这些理论中有反面的内容,会打破他对心理分析者的信赖,导致他依赖的破灭. 也就是前面所说的过早地“见好就收“. 但自然生长到后面,这种病态心理渐渐恢复为常态——他的潜意识根本不想去关注那些进展.因为他已经无条件信任自己的判断,根本不需要外界的佐证. 还有,前面一直强调“偶像崇拜“的负面作用. 但自然生长到后面,原来是:他本来就有偶像某方面的本能特质. 只是被他遗忘,不得不借助偶像来提醒他. 甚至在“记忆的倒流与填充“那一章所说的“记忆空洞“,也是合理的. 只是不应向后填充,而是向前填充. 只有向前填充空洞,才会产生一种积极向前的自然动力. 心理疾患者有时的过度热情、抢话,是一种过份迎合别人的病态. 生长到后来,他们有时的沉闷无语,则是对这种过度热情的平衡. 再生长到后来,沉默和抢话都不是他最初的健康状态,最初的状态是:说话大多发自内心,也就无需迎合,也不用沉默来平衡,而是确实有动力说话. 抑郁的时候,那种万念俱灰的“无所谓“状态,实际上是患者遥远过去的一种正常状态. 那个时候,他就像抑郁时的状态一样,对外界的事物都没有形成过份深刻的信仰(除了母亲),而保持着一种好奇而朦胧的美妙感觉与探索心理. 只是因为这种记忆的丧失,使朦胧的美妙演变为“万念俱灰“. 前面所说的,一个“退行满足”的人,只敢追求阴暗面较强的女孩。

    因为他没有自信去和人争那些阳光漂亮的女孩。

     分析到后来,原因这种“退行满足”也是合理的。

    因为他把母亲的阴暗面转移到外界女孩身上,帮女孩战胜阴暗象征着帮母亲战胜阴暗。

    因为他的心理疾病就是因为逃避了母亲的阴暗。

    必须要与她同气连枝,战胜阴暗,才能获得健康的心理。

     自暴自弃者的作贱身体,也许看来是无可救药;但可以自然生长到儿时裸露身体的天真与勇气。

     裸露无关紧要,重要的是那种感觉;天真与无所顾忌的感觉。

     这就是一种“自然生长”。

     原本理论化的“退行满足”,竟然只是一种变形的自然本能。

     包括从“心理到生理”的跳跃,也是一个“自然生长”地过程。

     因为患者的心理症状几乎已被完全分析,失去了存在的条件,心理疾病就会被引导到更接近根源和本质的“生理”上来。

     也就是前面所说的,患者唯一担心的就是——有关生理影响心理的暗示。

     自然生长也是心理上的——潜移默化,或是一种渗透。

     也可以这样理解:心理疾病就像生理器官的一种病变. 切除病变的器官,固然可以祛除病毒,但正常的部分也被切除了.造成无法弥补的缺陷. 但听之任之也是不可取的. 只有引导它自然蜕变,恢复到本来的正常状态. 所有理论化的心理分析,都要回归到自然本能。

     所以在前面,多次出现“分析到此,几乎已再无疑问“;却到后来又再次出现疑问。

     看似自相矛盾,实际上就是这种“自然生长”的道理。

     而且我认为这样要比那些:了解到新的一层境界后,对前面的一些结论全盘否定又更进一层境界后,再又对前面的结论全盘否定……要好得多. 因为这极像是心理疾患者的做法. 就像他们有时喜欢一个人,结果因为一次矛盾,全盘否定他,让自己陷入绝望结果后来他们又和好了,他又对自己当初地憎恨自责不已…… 他们总是徘徊在这种断断续续、迷失自我地痛苦境地。

     但是,如果心理分析总是要反复进行,那似乎本身就是没有意义的。

     因为这样根本无法彻底治愈疾病。

     但如果是一种“自然生长”的现象呢? 那就是非常合理的。

     换句话说:心理分析本来就植根在人的心灵中,不断生长、成熟;也可以说与人是一体的,也跟随人的身体一样自然生长。

     这样,心理分析就与人的身体与心灵融为一体了,也就不存在“总是要反复分析来治疗疾病”这个无意义的概念。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