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开价
“好!我果然没有看错人!乔师爷快人快语,够爽快!”白溪山抚掌大笑。
“白大人缪藏了!”乔三心中暗暗庆幸,这下是赌对了。
“其实吧,我的想法和乔师爷不谋而合,只是此事干系太大,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这才犹豫不决。
既然乔师爷一语捅破了这层窗户纸,那么咱们也别藏着掖着了,你就把你的看法细细说来。
” 自从陆虞侯到了宁州,乔三就料到,宁州的水又要被搅浑了,所以对于钦差行营里外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详加观察。
虽然只有两天的时间,但对陆虞侯这个人,他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看法。
“据属下看来,陆大人和刘康根本不是一类人。
” “哦?继续说。
”白溪山示意道。
“刘康出身贫寒,靠的是十年寒窗苦读,一朝殿试,鱼跃龙门,这才入仕为官,榆木脑袋、眼睛里容不下沙子啊。
陆大人就不一样了,出身名门,父亲是先皇的兵部尚书,从小在官宦世家中成长,这个眼见、格局岂是一般人能比?这些年来,又在京城中枢,官场上的规矩自然是耳濡目染,‘救活,不救死’的道理,又岂会不知?”乔三说得唾沫横飞。
“救活,不救死”是大周官场中的一种利弊权衡的法门,被各级官员奉为圭臬,比如说刘康已经死了,案子已经结了,若要给花大力气给他翻案,且不说难度极高,就算是翻案成功了,刘康人都不在了,能给他什么好处?得罪一大批人是肯定的。
这就是“救死”。
“救活”的道理就更简单了,拿着钦差大令,按部就班地把相关卷宗核查一遍,最后给出一个‘维持原判’的结论,这样不用丁点辛苦,就能卖出一个天大的人情,“活着”的人必定是千恩万谢,奉上一大笔“酬劳”;而“死了的人”还能怎么样?如此名利双收的事情,何乐而不为呢? “乔师爷,你的意思是,陆大人是打算‘救活’咯?”听到乔三的一番分析,白溪山顿时精神了。
“不错!从目前的情形来看,陆大人的确是打算‘救活’,当然这也取决咱们这边的‘表示’。
”乔三笑道。
白溪山会心一笑,接着道:“你继续讲。
” “白大人您想,咱们昨日在宁州界碑亭,接上陆大人,这就是第一个信号!” “怎么说?”
“白大人缪藏了!”乔三心中暗暗庆幸,这下是赌对了。
“其实吧,我的想法和乔师爷不谋而合,只是此事干系太大,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这才犹豫不决。
既然乔师爷一语捅破了这层窗户纸,那么咱们也别藏着掖着了,你就把你的看法细细说来。
” 自从陆虞侯到了宁州,乔三就料到,宁州的水又要被搅浑了,所以对于钦差行营里外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详加观察。
虽然只有两天的时间,但对陆虞侯这个人,他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看法。
“据属下看来,陆大人和刘康根本不是一类人。
” “哦?继续说。
”白溪山示意道。
“刘康出身贫寒,靠的是十年寒窗苦读,一朝殿试,鱼跃龙门,这才入仕为官,榆木脑袋、眼睛里容不下沙子啊。
陆大人就不一样了,出身名门,父亲是先皇的兵部尚书,从小在官宦世家中成长,这个眼见、格局岂是一般人能比?这些年来,又在京城中枢,官场上的规矩自然是耳濡目染,‘救活,不救死’的道理,又岂会不知?”乔三说得唾沫横飞。
“救活,不救死”是大周官场中的一种利弊权衡的法门,被各级官员奉为圭臬,比如说刘康已经死了,案子已经结了,若要给花大力气给他翻案,且不说难度极高,就算是翻案成功了,刘康人都不在了,能给他什么好处?得罪一大批人是肯定的。
这就是“救死”。
“救活”的道理就更简单了,拿着钦差大令,按部就班地把相关卷宗核查一遍,最后给出一个‘维持原判’的结论,这样不用丁点辛苦,就能卖出一个天大的人情,“活着”的人必定是千恩万谢,奉上一大笔“酬劳”;而“死了的人”还能怎么样?如此名利双收的事情,何乐而不为呢? “乔师爷,你的意思是,陆大人是打算‘救活’咯?”听到乔三的一番分析,白溪山顿时精神了。
“不错!从目前的情形来看,陆大人的确是打算‘救活’,当然这也取决咱们这边的‘表示’。
”乔三笑道。
白溪山会心一笑,接着道:“你继续讲。
” “白大人您想,咱们昨日在宁州界碑亭,接上陆大人,这就是第一个信号!” “怎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