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仙侠 > 大明杀猪匠 > 第四十九章 渡河遇劫

第四十九章 渡河遇劫

目录
    三人在严勇家享用了一顿饱餐,随后趁着夜幕降临,迅速下水,乘坐小船顺流而下,朝着淮水方向疾驰而去。

    夜色笼罩着水面,小船在静谧中前行,只有船桨划水的声音打破了夜的宁静。

     不过短短半个时辰,严勇驾驶的小船便在夜色的掩护下,顺利抵达淮河对岸。

     武安君毫不犹豫,纵身一跃,稳稳地踏上了襄阳府的土地。

    这偷渡过程出乎意料的顺利,比他之前想象的要容易许多,心中不禁暗自庆幸。

     “你仔细看好这棵树,倘若我要北返,便会在此处悬挂红布。

    记住,一条红布代表一艘船,届时你在夜半时分过来接应我即可。

    ”武安君临行前,神色认真地向严勇交代着。

     他心里清楚,此番前来襄阳,是为了寻找铁料,一旦成功弄到,还得想办法将其运送回去。

    而一艘小船的载重不过千斤左右,真要搞到铁料,一艘船肯定远远不够。

     “恩公请放心,白日里在酆水之上便能清晰看到此处,我必定每日前来查看,无论风雨,绝不懈怠!”严勇言辞恳切,郑重地许下承诺。

    言罢,他与武安君互道保重,便摇着小船迅速离开,消失在夜色之中。

     “走!”武安君大手一挥,带着杜老三和贺明,趁着夜色朝着南边大步前行。

    他们的身影在月光下显得有些匆忙,脚步坚定,仿佛在追逐着某个重要的目标。

     就在这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骤然响起,打破了夜晚的宁静。

    武安君心中暗叫不好,凭借着敏锐的直觉,他当即示意杜老三和贺明不要轻举妄动,一切由他来应对。

     只见一队数十人的大乾士兵朝着他们快速奔来,为首的竟然有六名骑兵,阵仗颇为浩大。

     武安君并不知晓,北元在边界的防守较为松懈,仅在一些关键重点区域布置军队驻防。

    这是因为北元在与大乾的军事对抗中占据优势,一旦察觉到有异常移动,其骑兵能够迅速赶到事发地点。

     然而,反观大乾,由于时刻担忧北元铁骑南下,在整个边境线部署了大量人手,密切注视着对面的一举一动,丝毫不敢有任何松懈。

     酆水能够顺流而下进入淮水,大乾方面对此心知肚明,因此直接在这里驻扎了一支五百人的禁军。

    武安君等人尚未靠岸,就早已被远处的暗哨发现。

     “军爷,我们是一心向往大乾的义军,绝非奸细,恳请军爷明察!”武安君此刻心中十分无奈,他极度不喜欢这种生死操控在他人手中的感觉。

     即便以他如今的本领,面对这全副武装的数十人,想要成功逃离也绝非易事。

     “义军?先带回去,交由指挥使大人处置!”马上的将领仔细打量了他们一番,见这三人还算识趣,便决定免去他们一顿皮肉之苦。

     武安君听闻此言,心中稍稍松了口气,只要对方不立刻动手打杀,便还有周旋的机会。

     自从唐州归了北元之后,南逃的汉人就从未间断过。

    这些士兵显然对这种情况已经见怪不怪,但他们的职责所在,务必将奸细排查出来。

     武安君一行跟着这队人马回到营地,随后直接被关进一个小黑屋里。

    此时,指挥使大人正在睡觉,这种小事自然犯不着惊动他。

     “公子,您之前所说的安排呢?”杜老三压低声音,轻声问道。

     “安排个什么呀,走一步看一步吧,我又不是牛仓那老道,能未卜先知?”武安君没好气地回应道。

     他心里其实也很清楚,要是真有十足的把握和门路,又何必亲自冒险前来呢?贺明在一旁听着,心脏砰砰直跳,没想到他们居然是毫无准备就一头扎进了大乾的地界。

     好在等待的时间并不长,天色刚刚放亮,小黑屋的门便被打开了。

    武安君借着清晨的光亮望去,只见一名年轻的将领站在门口。

     此人头戴贪狼盔,身披亮银甲,腰间挂着一柄宝剑,此刻右手正轻轻扶在剑柄之上。

    那宝剑的剑柄和剑鞘上镶满了宝石,在晨光的映照下闪烁着璀璨的光芒。

     “这才是真正的宝剑啊!”武安君心中暗自感叹,他虽然不懂这些珠宝,但单从成色来看,就知道这柄宝剑价值不菲。

     “你们三个就是南逃过来的汉人?”年轻将领微微蹙眉,扇了扇鼻翼前的空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