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仙侠 > 鸣雁直木 > 第35章 帝盘庚再兴殷商

第35章 帝盘庚再兴殷商

目录
    帝太戊的知错就改,赢得了诸侯及大臣的尊重,君臣合力,使殷商走出困境,又达到了一个新高度。

    帝太戊被尊称为:中宗。

    殷商的国势再度兴盛,四海平安,诸侯归顺,南方的蛮夷与殷商修好,北方的夷狄与殷商融合,天下没有争战,老百姓生活幸福。

     帝太戊逝世后,由他的儿子中丁继承了帝位,就是帝中丁。

    帝中丁是一位没有远见的帝王,他不愿意去殷商的国都亳邑去登基做天子,就把国都迁至他的封地隞邑,因隞邑地处偏远,没有直道,交通也不便利。

    地理环境决定了这一代的殷商君主,不会有大作为,他也为后世开了一个不好的头。

    中丁迁都封邑,等于降低了殷商规格,殷商发展受到制约。

     帝中丁逝世后,由其弟弟外壬继承了帝位,就是帝外壬。

    帝外壬也是一位平庸的帝王,在位期间没有建树,国势开始衰落。

    帝外壬不久病逝,由帝外壬的弟弟河亶甲继承了帝位,就是帝河亶甲。

    河亶甲以样学样,也把殷商国都迁到自己的封地相邑。

    国家进一步衰落,因国都迁至封地,比较偏远,诸侯不来朝贡。

     帝河亶甲逝世后,由儿子祖乙继承了天子之位,就是帝祖乙。

    帝祖乙即位后,就把国都迁到自己的封地邢邑。

    这短短几十年就经历了三次迁都,国家怎能不衰落。

    这三代君主都是家臣说了算,家臣要掌握国家政权,就把国都迁到封地。

    一个家臣怎么能管理好一个国家,殷商衰败不可避免。

     新登基的天子把国都迁至封邑,原朝廷的那些老臣,名臣就都不用了,用家臣去管理朝政朝廷怎么能不出问题。

    祖乙虽然也迁都封邑,但却启用了老臣巫咸为相国,殷商才稍有复兴。

     自帝中丁以来,不立嫡长子为帝,而改立诸弟兄及他们的儿子。

    这就等于坏了规矩,诸位兄弟都想做天子,互相争夺继承权,成了常态。

    打打杀杀连续九代混乱,朝廷更加衰败,诸侯各自为政,不再朝贡殷商。

    直到盘庚继位,才改变了朝廷的混乱状态。

     帝阳甲逝世后,由弟弟盘庚继承了天子位。

    盘庚是一位有作为的君主,即位后,就为殷商的发展着想,看到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