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仙侠 > 鸣雁直木 > 第9章 人尽其才国乃安

第9章 人尽其才国乃安 第2页

目录
    功过都记录在册,帝舜根据三次考核,对贡献大的官员予以升迁,去做更重要的工作。

    对有过错或工作不给力,人民不满意的官员,帝舜给予贬谪,让有真本事的人来担当。

     由于帝舜重用贤德人士,以德治国,百姓信赖,使远近不少部落归顺中原。

    使国家进一步强大。

    也有一些部落,和中原人生活习惯不同,不愿意归顺中原,这个部落叫三苗。

    三苗也是一个大部落,对中原国家存在潜在的威胁。

    三苗不归顺帝舜,也不好勉强,但工作还是要做的。

    经过大量的工作,有一小部分三苗部落归顺了帝舜。

    大部分三苗人愿意南迁,不与中原人交集,三苗问题终于解决了。

     帝尧留下的二十二位贤德之士,得到了帝舜的重用,给每个人都安排了重要职位。

    经过了几年的打拼,每个人都做出了成绩,深得人民的爱戴。

    比较突出的有:担任大理的陶皋,他执法公正,人民信服,犯罪人员越来越少。

    担任稷的弃,他主管农业,教导人民按季节播种,按季节收获,每年都能获得丰收,人民丰衣足食。

    而贡献最大的当属禹。

    他开通了九座大山,治理了九处湖泽,疏通了九条河流,开辟了九洲方圆,纵横五千里领域。

    南到交址,北至戎西至羌等少数民族都受到了安抚。

    这些都是帝舜的功德,被人民称颂。

     帝舜二十岁因孝闻名天下,三十岁被帝尧举用,五十岁开始代理天子处理政务,五十八岁帝尧逝世,六十一岁接替帝尧登天子位,登基三十九后在巡视南方时,在南方的苍梧的郊野逝世,埋葬在长江南岸的九嶷山,就是零陵。

     帝舜的儿子叫商均不成才,帝舜便提禹为接班人。

    帝舜逝世后,服丧三年期满,禹把帝位让给舜的儿子商均,自己隐居山林中,但四方诸侯朝拜禹,人民也拥护禹,禹只好登天子之位。

    对尧的儿子丹朱,舜的儿子商均,都给预封地,分别封在唐和虞,以此来奉祀祖先。

    禹还准许他们穿本家族的服饰,用自己家的礼乐仪式,给了更多自由。

     从黄帝到舜,共五个朝代,他们同宗同姓,其实是一家人。

    五帝时代,也可以理解为是一个朝代。

     喜欢话说史记请大家收藏:()话说史记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