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对裴照的调查
江浅捏着手机的指节有些发白,屏幕上是某位资深古董商发来的长段语音。
对方压低的声音里混着茶馆里茶水沸滚的背景音:"小江啊,你可别和这人走太近。
三年前西安那场高仿唐三彩案,他牵头做的局,最后把责任全推给了个刚入行的学徒。
"语音末尾是一声意味深长的叹息,"还有去年秋拍会上突然流拍的青铜鼎——你记得那鼎内壁刻的'子龙'二字吧?圈子里都传,是他提前泄露了器物出处,引动境外买家截胡。
" 夜色漫进书房,台灯在江浅眼下投出青黑的阴影。
他翻开笔记本,密密麻麻记着从七八个渠道汇总来的信息:裴照,四十五岁,十年前突然在古董圈崭露头角,自称师从敦煌修复师,却没人能说清他具体的师门渊源;经手器物多为高古玉和青铜器,交易记录里频繁出现"青河贸易公司"的抬头,而工商登记显示这家公司的注册地址不过是城郊一间废弃仓库;更诡异的是三年前琉璃厂某场火灾,烧毁了半条街的老店,唯独裴照的"照月阁"毫发无损,事后他却低调地关闭店铺,转为线上交易。
手指划过手机屏幕,停在一张模糊的监控截图上。
这是做私家侦探的发小悄悄传给他的:三个月前某个雨夜,裴照的黑色SUV停在西郊货运码头,有戴兜帽的人往车尾箱搬运长宽约一米的木箱,箱角隐约露出青铜器特有的绿锈色。
码头登记记录显示,当晚有艘挂巴拿马国旗的货轮驶向公海,目的地标注着"文物修复中心",而这个所谓的中心,在国际刑警组织的档案里,正是东南亚最大的文物走私中转站。
"叩叩——" 窗外突然响起敲击声,江浅猛地抬头,只见梧桐树枝影摇曳间,有个信封夹在纱窗网格上。
他小心地扯下信封,里面是张泛黄的信纸,钢笔字力透纸背:"明日下午三点,人民公园假山后。
勿带手机,勿让第三个人知道。
关于裴照,我有你需要的东西。
"落款是个歪扭的"陈"字,像被雨水洇开的墨迹
对方压低的声音里混着茶馆里茶水沸滚的背景音:"小江啊,你可别和这人走太近。
三年前西安那场高仿唐三彩案,他牵头做的局,最后把责任全推给了个刚入行的学徒。
"语音末尾是一声意味深长的叹息,"还有去年秋拍会上突然流拍的青铜鼎——你记得那鼎内壁刻的'子龙'二字吧?圈子里都传,是他提前泄露了器物出处,引动境外买家截胡。
" 夜色漫进书房,台灯在江浅眼下投出青黑的阴影。
他翻开笔记本,密密麻麻记着从七八个渠道汇总来的信息:裴照,四十五岁,十年前突然在古董圈崭露头角,自称师从敦煌修复师,却没人能说清他具体的师门渊源;经手器物多为高古玉和青铜器,交易记录里频繁出现"青河贸易公司"的抬头,而工商登记显示这家公司的注册地址不过是城郊一间废弃仓库;更诡异的是三年前琉璃厂某场火灾,烧毁了半条街的老店,唯独裴照的"照月阁"毫发无损,事后他却低调地关闭店铺,转为线上交易。
手指划过手机屏幕,停在一张模糊的监控截图上。
这是做私家侦探的发小悄悄传给他的:三个月前某个雨夜,裴照的黑色SUV停在西郊货运码头,有戴兜帽的人往车尾箱搬运长宽约一米的木箱,箱角隐约露出青铜器特有的绿锈色。
码头登记记录显示,当晚有艘挂巴拿马国旗的货轮驶向公海,目的地标注着"文物修复中心",而这个所谓的中心,在国际刑警组织的档案里,正是东南亚最大的文物走私中转站。
"叩叩——" 窗外突然响起敲击声,江浅猛地抬头,只见梧桐树枝影摇曳间,有个信封夹在纱窗网格上。
他小心地扯下信封,里面是张泛黄的信纸,钢笔字力透纸背:"明日下午三点,人民公园假山后。
勿带手机,勿让第三个人知道。
关于裴照,我有你需要的东西。
"落款是个歪扭的"陈"字,像被雨水洇开的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