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 > 时砂ashes > 第4章 温度记录表的疑惑

第4章 温度记录表的疑惑 第2页

目录
    得相关部门的许可后,他们带着专业设备,小心翼翼地撬开了钟楼底层的检修口。

     下行的钢梯在手电筒的光束中延伸,潮湿的空气里弥漫着铁锈与青苔的气息。

    当红外测温仪显示温度降至4.2℃时,江浅的呼吸都变得凝重起来。

    通道尽头,一扇刻满星图的青铜门挡住去路,门上的北斗七星图案与祖宅罗盘完全吻合。

     “这是密码锁。

    ”赵婉儿蹲下身,用专业设备扫描门纹,“根据古蜀星象学,北斗第七星‘摇光’对应方位……”她转动青铜门的星象仪,随着齿轮咬合的咔嗒声,厚重的大门缓缓开启。

     门后是一个巨大的环形空间,穹顶布满精密的齿轮装置,墙壁上镶嵌着类似电路板的神秘纹路。

    中央的水晶柱散发着幽蓝的光芒,温度传感器显示这里的磁场强度是地表的三十倍。

    江浅注意到地面刻着的古蜀铭文:“以地脉为枢,借星斗之力,调四时之序。

    ” “这根本不是普通建筑。

    ”李轩抚摸着墙壁上的纹路,“这些凹槽的尺寸和超导量子干涉器件惊人相似,难道古人已经掌握了量子计算技术?”他的话让众人不寒而栗。

     就在这时,头顶的齿轮装置突然发出轰鸣声,水晶柱的蓝光开始有规律地闪烁。

    王大叔举起工程相机,拍下快速变化的光影序列:“这是摩尔斯电码!”他迅速将图像导入解码程序,屏幕上跳出一串数字——,正是三天后的日期。

     “这意味着什么?”小林紧张地问。

    江浅盯着不断闪烁的水晶柱,突然想起在古籍中看到的预言:“当北斗移位,寒渊共鸣,天地将现裂隙。

    ”她打开地质监测APP,发现龙泉山断裂带的微震频率正在异常升高。

     “我们必须弄清楚这个装置的作用。

    ”江浅带领团队继续深入,在地下二层发现了尘封的档案室。

    泛黄的图纸显示,这个建筑最初是民国时期的“地脉研究站”,旨在利用古蜀文明遗迹开发新能源。

    而那个恒定的4.2℃,正是为了维持某种“量子谐振腔”的稳定运行。

     随着研究的深入,他们在最底层的密室中发现了更惊人的秘密。

    墙壁上的全息投影装置在感应到特定磁场后启动,一位穿着民国服饰的科学家出现在众人面前:“我们发现古蜀人利用地脉能量构建了量子纠缠网络,这个装置不仅能调节局部气候,更能……”影像突然中断,只留下最后一句话在密室回荡:“记住,平衡一旦打破,灾难将至。

    ”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此时,地面传来剧烈的震动。

    监测仪器显示,龙泉山断裂带的应力值突破临界,一场里氏6.8级的地震即将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