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寻找诗圣
芙蓉园,这座闻名遐迩的皇家御苑,每逢佳节盛事便会敞开朱门,任万民同乐。
开放之日,园内游人如织,摩肩接踵,其盛况堪称长安一绝。
“陛下圣明!”李林甫深谙为官之道,他之所以能位极人臣,全在于对圣意的揣摩与顺从。
眼见庆贺规模已定,他立即见风使舵:“如今安西大捷,正宜乘胜追击,与大食一决高下。
” 见李隆基微微颔首,这位权相愈发卖力:“自陛下登基以来,文治武功彪炳史册。
后突厥灰飞烟灭,吐谷浑余部荡平,契丹三战三败,吐蕃屡遭重创,大食不敢东顾......”一桩桩丰功伟绩道来,说得李隆基龙颜大悦,眯起了眼睛。
“若我天兵西征,大食必闻风丧胆。
届时直取波斯,大唐将再无遗憾!”李林甫声调陡然提高。
“遗憾?”李隆基眼中精光暴射,重重拍案:“当年波斯遣使求援,太宗皇帝因西突厥阻道而不得出兵,终致波斯沦丧。
此乃大唐百年之憾!” 提及此事,帝王神色激动,目光如剑:“朕励精图治数十载,整军经武,就是要一雪前耻,让大唐铁骑踏平波斯!” 太液池的碧波映照着帝王坚毅的面容。
此刻,那个沉迷享乐的昏君形象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仍是当年那个立志要做太宗的英主。
后世史家常诟病玄宗好大喜功,尤喜西征。
殊不知,当北方突厥、契丹已平,吐蕃屡遭重创,放眼四境,唯有西方大食堪称敌手。
帝王用兵,岂有他途? “臣恳请陛下增兵西域!”李林甫表面平静,内心早已波涛汹涌。
若能借此良机促成唐军西征,再建奇功,他在朝中的地位将固若金汤,那个虎视眈眈的杨钊(此时的杨钊还没有被赐名杨国忠)又能奈他何? “不可!”李隆基斩钉截铁的否决如冷水浇头。
“欲援西域,必先取石堡城。
区区一城,却牵制我十余万精锐。
城不下,朕绝不轻言增兵。
” 李林甫暗自咬牙。
他原想不费吹灰之力捞取不世之功,却不料帝王洞若观火。
”陛下,纵不能大举增兵,调派三两万精锐当无大碍...” “断然不可!”李隆基再次打断,“”食虽不及大唐,却也
开放之日,园内游人如织,摩肩接踵,其盛况堪称长安一绝。
“陛下圣明!”李林甫深谙为官之道,他之所以能位极人臣,全在于对圣意的揣摩与顺从。
眼见庆贺规模已定,他立即见风使舵:“如今安西大捷,正宜乘胜追击,与大食一决高下。
” 见李隆基微微颔首,这位权相愈发卖力:“自陛下登基以来,文治武功彪炳史册。
后突厥灰飞烟灭,吐谷浑余部荡平,契丹三战三败,吐蕃屡遭重创,大食不敢东顾......”一桩桩丰功伟绩道来,说得李隆基龙颜大悦,眯起了眼睛。
“若我天兵西征,大食必闻风丧胆。
届时直取波斯,大唐将再无遗憾!”李林甫声调陡然提高。
“遗憾?”李隆基眼中精光暴射,重重拍案:“当年波斯遣使求援,太宗皇帝因西突厥阻道而不得出兵,终致波斯沦丧。
此乃大唐百年之憾!” 提及此事,帝王神色激动,目光如剑:“朕励精图治数十载,整军经武,就是要一雪前耻,让大唐铁骑踏平波斯!” 太液池的碧波映照着帝王坚毅的面容。
此刻,那个沉迷享乐的昏君形象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仍是当年那个立志要做太宗的英主。
后世史家常诟病玄宗好大喜功,尤喜西征。
殊不知,当北方突厥、契丹已平,吐蕃屡遭重创,放眼四境,唯有西方大食堪称敌手。
帝王用兵,岂有他途? “臣恳请陛下增兵西域!”李林甫表面平静,内心早已波涛汹涌。
若能借此良机促成唐军西征,再建奇功,他在朝中的地位将固若金汤,那个虎视眈眈的杨钊(此时的杨钊还没有被赐名杨国忠)又能奈他何? “不可!”李隆基斩钉截铁的否决如冷水浇头。
“欲援西域,必先取石堡城。
区区一城,却牵制我十余万精锐。
城不下,朕绝不轻言增兵。
” 李林甫暗自咬牙。
他原想不费吹灰之力捞取不世之功,却不料帝王洞若观火。
”陛下,纵不能大举增兵,调派三两万精锐当无大碍...” “断然不可!”李隆基再次打断,“”食虽不及大唐,却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