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 > 红楼之链二爷的科举之路 > 第40章 县试5

第40章 县试5 第2页

目录
    名依然是那位赵一鸣仁兄和史文明史大叔。

     王信觉得,这次的县案首估计就在这两人中产生。

     赵一鸣他不认识,不过听张明德说这位的诗文很是文采斐然。

     至于史文明大叔,王信觉得他挺了不起。

    按照老爹的说法,这位还是弃武从文,居然就这么厉害,真是不一般。

     老爹说他是史家的旁支,史家两位爵爷,虽然是没有什么实权的人物,武将出身。

    可是家族底蕴深厚,藏书肯定是比一般人家多。

     史文明即便是旁支,读书方面也比一般人家的资源要丰厚。

    又不缺家财,所以他考的好一点都不奇怪。

     第三场依然是和四书有关的律赋。

    何为律赋,就是指有一定格律的赋体。

    其音律要谐和,对偶要工整。

    于音律和押韵都有严格的规定。

    唐宋以来的科举考试都是采用这种文体。

     王勃的《滕王阁序》和范仲淹的《岳阳楼记》都是有名的律赋 这都是文采斐然的赋体 这种文体因为字数和韵律的限制,很难写的文采斐然,而且还会显得空洞,言之无物。

     王信因为前世的经历,对于这种文体还算是写的比较好,虽然说文采不足,可是却能够言之有物,这已经是非常难得。

     他看过身边他认识的人的律赋,写得还都不如他好。

     当然人外有人,他不敢大意,这科考人这么多,六百考生,谁知道里面有没有写律赋的高手。

     要是遇到一个苏东坡那样的大文豪,这样的律赋那简直就是轻松拿捏。

     可惜他不行,他只能抓耳挠腮,写出来的赋估计能够让苏东坡落泪。

    可是他尽力了。

     这次的律赋要求就如何安排全县的春耕问题提出好的建议。

     内容王信已经有了初稿,春耕需要注意的无非就是人力和土地的护理还有育种。

     从这三个方面着手,王信展开了论述,他提出了堆肥法,还有完善农耕农具等等一系列的相关注意事项。

     等他绞尽脑汁的写完,已经快要交卷。

    收拾好东西,他费力的提着考篮往大门口挪动。

     这次很幸运的遇到了史大叔。

     他看着前方费尽挪动的小童,心中发笑,自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