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 > 红楼之链二爷的科举之路 > 第15章 读书

第15章 读书 第2页

目录
    子,弟子已经能够把这三本书背诵和默写。

    ”王信恭敬的拿出自己这些日子默写的书本内容,让王林查看。

     王林接过仔细的查看,这字虽然还是大小不一,却没有墨团,纸张非常干净。

    这在很多大人或者是大孩子身上可以说常见。

     可是孙子年幼,才启蒙一月,刚学执笔就能够写成这个样子,已经是比大多数的同期启蒙的幼童要好太多。

     王林点头说道:“你先把字体控制到能够写的大小一致了,咱们再按照字帖来练习。

    我收藏着一份名家的楷体字帖,回头拿给你,用作练习使用。

    ” 王信拱手行礼:“弟子受教,然后就回到自己的座位上,静心开始读书,练字。

    ” 爷爷说从明日起可以学习四书五经,还有一些杂文也可以慢慢学起。

    他要做一个规划,争取在十岁左右能够去考县试和府试,先成为一名童生。

     然后在十二岁之前要成为一名秀才。

    十五岁到十八岁是留给自己考举人的时间,然后二十岁左右正好可以考进士。

     这是他的初步规划,要知道这科举如同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稍不留意就容易掉落桥下。

     至于为何不在年龄小的时候,一步登天开始考进士?因为朝廷看到你年龄小,会下意识的认为你一个毛头小子,办事不牢靠,会让你荣养几年。

     几年之后,人才辈出,谁还会记得你是谁? 所以考科举,还是要算计一下,年轻固然是好事,可是太过于年幼反而不是好事。

     这些都是王林的经验,他细细说与王信,不怕孩子年龄小记不住。

     一来王信聪慧,记忆力超群,不说是过目能诵,可是读上几遍也能够记住。

     二来能让孙儿留下一个印象就好,以后也能够合理规划,不至于两眼一抹黑。

     这就是家中有做官人的好处,不光是对于读书考试的流程熟悉,对于朝廷的一些时政也把握的比较及时。

     甚至有时候还能够得到一些时新的文章,对于家中的考生绝对是极大的助力。

     王信很庆幸自己生于一个官宦家庭,这要是农家,他的前程绝对是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