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仙侠 > 穿越大明洪武初年 > 第28章 为什么要这么难

第28章 为什么要这么难

目录
    他们都是参加过县试的,而且还是县试中的佼佼者,扫了一眼试卷,大家都已经心里有数。

     其他题目还算中规中矩,不算太难,但也需要花些心思去应对。

     但要想在府试中脱颖而出,关键就在于这最后一题了。

     ‘娘的,上次那个圈圈,我好歹从诚信的角度破题,虽然有点取巧,但也不算错。

     ’ ‘可这次的题目,这怎么弄?’ ‘难不成又说自己看不懂?’ ‘可问题是,如果连“二”字都看不懂,恐怕考官看了我们的卷子会直接扔进废纸篓吧!’ ‘唉,胡大人的题目怎么就这么难搞啊!’ ‘难道就非得这么折腾人吗?’ 其实大家的心思都差不多,空着是绝对不可能的。

     那么怎么破题,就得抓紧时间思考了。

     在县试后的交流中,大家已经分析出了胡惟庸在县试考题中留给大家的三条破题思路。

     只要选其中一条,不出什么差错,基本都能通过。

     所以,经过总结和讨论,大家这次都明白,最重要的就是找到胡惟庸预设的破题思路。

     可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 如果说上次那个圈圈是因为没人认识,所以无从下手,让人手足无措。

     那么这次的“二”字就恰恰相反,太熟悉了。

     就算是刚启蒙的小孩,也不可能不认识这个“二”字。

     但问题是,认识了又怎么样? 太熟悉了反而不好办啊! 以这个字为题写策论,天知道会偏到哪个地方去? 一时间,考场上众位学子个个皱着眉头,满脸苦思。

     真是无可奈何,毫无办法! 算了,先把其他题目解决了再说吧。

     不过,人与人终究不同。

     就在其他学子埋头苦写前面的题目时,解缙却双目无神地盯着考卷。

     “二?二!二……” 若是这一幕出现在影视剧中,少不了要用特效来表现。

     在解缙的脑海中,无数的书本化为一串串闪着金光的文字,飞速掠过。

     实际上,解缙只是全神贯注,在自己的记忆库中飞速搜寻。

     与“二”相关的句子,实在太多。

     是某本书的第二册? 还是某篇文章的第二段? 甚至可能是某个句子的第二个字? 又或者干脆就是直接提到“二”字的文本? 解缙明白,越是这种看似简单、实则模糊的题目,越能考验一个人的水平。

     因为首先,你得从一堆看似杂乱无章的答案中,选出最合适的那个。

     只有这样,才能找到破题的方向。

     面对这样的挑战,解缙却感到格外兴奋。

     毕竟,他是个神童。

     别的不说,单论记忆力,他就足以碾压所有同窗。

     不过,尽管解缙自幼博览群书,但终究人力有穷时。

     不多时,解缙的额头微微冒汗,嘴角却忽然扬起一抹笑意。

     他抬手揉了揉太阳穴,缓解了一下刚才的用脑过度,随后提笔在草稿纸上写下一句话: “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 这句话出自《论语》,并非什么生僻的典籍。

     事实上,无论学哪本书,入门时《论语》都是必读的。

     那为何没人选这句? 说白了,还是刚才的问题:选择太多,反而让人无从下手。

     只有像解缙这样的人,一旦有了思路,便不管出题人的意图如何,只管按自己的想法来。

     他不仅这么想,还准备通过自己的文采,让考官明白,他的想法也是正确的。

     这就是解缙的本事,也是他胜过他人的地方。

     然而,另一边的方孝儒,就没这么幸运了。

     此时的方孝儒,眼前的草稿纸上已经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