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仙侠 > 关素衣重生圣元帝 > 第15章

第15章

目录
    高大男子受不了她大喘气的功夫,连忙举起茶壶替她斟满,然后眼巴巴地看过去。

    秦凌云面上不显,却用眼角余光一遍又一遍地扫视,心道这人之前还嫌弃关素衣说话酸得厉害,现在倒是殷勤备至地赖上了,也不怕被打脸。

     高大男子将茶杯往前推了推,用别扭的雅言催促,“你快说,什么话?” 关素衣小抿一口,继续道,“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怕这九黎汉子听不懂,于是又做解释,“用白话说就是若钻研异端邪说,危害就极大了。

    什么是异端?用徐广志的注解便是除儒家正统之外的所有学派都是异端。

    然,春秋之时儒家并非正统,又何来异端?此处的异端,应解为事之两端,而事之两端又以中庸为平衡点,也就是‘过’和‘不及’。

    钻研学术太过,与不及,都是错误的,危害极大的,这才是孔圣要表达的真正思想。

    你再看那徐广志,他将今上的一句话曲解到‘废黜诸子百家’的程度,其治学精神已呈走火入魔之兆,实为太过。

    用孔圣的话来说,他已走入异端,丧失了中正平和的心态,又哪里有资格代表儒家批驳法家?只这一句话,我便能看透他这个人,用八个字形容足以……” 高大男子正听得入迷,见她又停下来大喘气,连忙主动斟茶,沙哑的嗓音听上去十分憨厚,“喝茶,喝茶,你快接着说。

    ” 秦凌云差点憋不住笑,只能转脸假装咳嗽。

     关素衣却被他认真求知的态度取悦了,一面吹拂茶水,一面柔声开口,“急功近利,沽名钓誉,你以为然否?” “然!”高大男子拊掌朗笑。

    他早就被徐广志那一套效法先古的理论弄得暗火丛生。

    什么尧舜禹,什么禅让,什么仁爱贤明,天下大同,一听就是假的。

    中原人真会编故事。

     他刚想到此处,就听关素衣徐徐道,“徐广志频频列举的禅让制,其实是个谎言,历史的真相往往掩盖在血腥争斗之下。

    ” “哦?这话怎么说?”高大男子向前倾身,目光专注。

    一言不发的秦凌云被他挤了又挤,如今只能缩在墙面与栏杆的夹角处苦笑。

    中原历史是这人最感兴趣的东西,一听就会被吸引。

    若非他今日易了容,且行踪成迷,秦凌云都要怀疑关素衣是不是故意在制造话题攀谈。

     “主张禅让说的,最早见与孔圣与其弟子编撰的《尚书》,其真实性不可考。

    然,在《韩非子》和《竹书纪年》中,对于这段历史的阐明却截然相反。

    《韩非子说疑》中记载:舜逼尧,禹逼舜,汤放桀,武王伐纣;此四王者,人臣弑其君者也,而天下誉之。

    《竹书纪年》中记载:尧之末年,德衰,为舜所囚。

    舜囚尧,复偃丹朱,使不与父相见。

    舜囚尧于平阳,取之帝位。

    韩非子的说法暂且不提,单《竹书纪年》就比《史记》早几百年,且是战国时魏国正史,更为可信……” 谈兴上来了,关素衣从禅让制谈到尧、舜、禹的生平,三者如何上位,如何明争暗斗,如何笼络人心、把控朝政等等,其言语之诙谐,情节之丰富,转折之跌宕,堪堪能写成一本精彩至极的话本。

     高大男子听得如痴如醉,干脆捧着茶壶坐到她身边,主动帮着续茶,殷勤备至的态度和先前的嫌弃形成强烈反差,叫秦凌云看得直咋舌。

     第21章说书 文萃楼内已不复之前人满为患的景象,楼下大厅围着三两拨文士,似乎正在对诗作赋,互相标榜,二楼则只剩下关素衣与秦凌云这一桌。

     上辈子,关素衣就不是正统的儒家学者,更确切的说,她喜欢从诸子百家中提取精要之处钻研,而把那些不合乎自己理念,甚至与世情相悖的糟粕去除。

    但碍于孝道,她从未表露过内心的真实想法,重活一回,竟是硬生生憋了两辈子。

     积攒了两辈子的话无法倾诉,那感觉着实不好受,尤其她还背负着一个巨大隐秘,需得日日夜夜守护,也因此,忽然遇见关系疏远却又可以倾吐的对象,她便从寡言少语一下变成了话唠,拉着二人滔滔不绝起来。

     起初,她还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