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三叠花韵绘云麓 第2页
公英、雪白的铃兰,还有许多叫不出名字的野花,层层叠叠,如彩色的云霞铺在谷底,与碧空相接,微风过处,花浪翻涌,送来阵阵清甜。
“阿爹,快看,那朵鸢尾开得像蝴蝶!”清脆的童声传来,循声望去,见溪边有个七八岁的小姑娘,穿着蓝布衫,辫梢别着朵紫鸢尾,正蹲在花丛中,伸手去触碰花瓣上的露珠。
她的父亲站在不远处,肩上扛着锄头,腰间挂着个竹编的花篓,篓里装满了刚采的草药,叶片上的绒毛在阳光下泛着柔光。
沈砚之顺着溪边走,脚下是湿润的泥土,沾着花瓣的香气。
忽见前方有座竹篱茅舍,茅舍周围种满了各色花卉,门前的木架上,紫藤花垂落如瀑,与屋内飘出的炊烟相映成趣。
茅舍旁的石磨边,一位老妇人正将晒干的花瓣收进陶罐,见有人来,笑着招手:“客官可是来赏花的?进来喝杯花露茶吧。
” 青禾扶着沈砚之进了茅舍,木桌上已摆好青瓷碗,碗中盛着淡紫色的液体,漂浮着几片玫瑰花瓣。
老妇人端来竹盘,上面放着几盘点心,有花瓣形状的酥饼,还有用花瓣染成彩色的米糕。
“这些都是用山谷里的花做的,姑娘们闲时便采花制茶、做点心,日子过得比蜜还甜。
去年冬天,大雪封山,家里的存粮快没了,多亏了晒干的花瓣和花酿,让我们熬过了寒冬。
花啊,是大自然的恩赐,也是我们的救命恩人。
” 说话间,几个年轻女子提着花篓进来,篓里的鲜花还带着晨露。
她们说说笑笑,将花分门别类,有的放进竹筛晾晒,有的泡进瓷坛腌制。
“阿婆,今天采了好多鸢尾和铃兰,够做几坛花酿了。
”一个梳着双髻的姑娘笑道,指尖轻轻捏起一朵铃兰,垂眸时睫毛在眼下投出蝶翼般的阴影,腕间的花瓣镯子随着动作发出细碎的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沈砚之尝了口花露茶,清甜中带着一丝微苦,像是把整个春天的味道都喝进了心里。
抬眼望窗外,山谷里的繁花在阳光下绽放,紫英烂漫如迎接朝旭的使者,翠叶葳蕤在惠风中舒展,峻岭巍峨为这花海添了壮景,骄阳璀璨让葱茏更显生机。
忽然想起老妇人说的“花是救命恩人”,这满山繁花,何止是美景,更是山里人的衣食、希望与诗意。
他取出笔纸,见砚台里的墨色已被水汽润得更清,笔尖刚触纸,便听见溪水撞击石头的叮咚声,像是大自然在打节拍。
那些在花丛中穿梭的身影,采花时的轻笑,腌制花酿时的专注,都化作词中的意象—— 《鹧鸪天·山谷花事》 谷口风轻花气浓,紫鸢尾绽小亭东。
铃兰缀露簪云鬓,蒲公英飞逐断鸿。
春酿酒,夏收茸,竹篱茅舍岁华同。
山民不识阳春曲,只把芳馨入馔中。
写至“只把芳馨入馔中”时,老妇人正往陶罐里撒最后一把花瓣,动作轻柔得像是在封存整个春天。
姑娘们的笑声穿过窗棂,与远处孩童追逐蝴蝶的嬉戏声交织,沈砚之忽然觉得,这山谷里的词心,不在墨香里,而在每一片被珍视的花瓣中,在每一口融进生活的花香里。
第三叠·晚照花影织诗魂 行至山脚下,已是黄昏时分。
西边的天空染着橙红,如打翻了的颜料罐,将余晖洒在远处的野丛上。
“阿爹,快看,那朵鸢尾开得像蝴蝶!”清脆的童声传来,循声望去,见溪边有个七八岁的小姑娘,穿着蓝布衫,辫梢别着朵紫鸢尾,正蹲在花丛中,伸手去触碰花瓣上的露珠。
她的父亲站在不远处,肩上扛着锄头,腰间挂着个竹编的花篓,篓里装满了刚采的草药,叶片上的绒毛在阳光下泛着柔光。
沈砚之顺着溪边走,脚下是湿润的泥土,沾着花瓣的香气。
忽见前方有座竹篱茅舍,茅舍周围种满了各色花卉,门前的木架上,紫藤花垂落如瀑,与屋内飘出的炊烟相映成趣。
茅舍旁的石磨边,一位老妇人正将晒干的花瓣收进陶罐,见有人来,笑着招手:“客官可是来赏花的?进来喝杯花露茶吧。
” 青禾扶着沈砚之进了茅舍,木桌上已摆好青瓷碗,碗中盛着淡紫色的液体,漂浮着几片玫瑰花瓣。
老妇人端来竹盘,上面放着几盘点心,有花瓣形状的酥饼,还有用花瓣染成彩色的米糕。
“这些都是用山谷里的花做的,姑娘们闲时便采花制茶、做点心,日子过得比蜜还甜。
去年冬天,大雪封山,家里的存粮快没了,多亏了晒干的花瓣和花酿,让我们熬过了寒冬。
花啊,是大自然的恩赐,也是我们的救命恩人。
” 说话间,几个年轻女子提着花篓进来,篓里的鲜花还带着晨露。
她们说说笑笑,将花分门别类,有的放进竹筛晾晒,有的泡进瓷坛腌制。
“阿婆,今天采了好多鸢尾和铃兰,够做几坛花酿了。
”一个梳着双髻的姑娘笑道,指尖轻轻捏起一朵铃兰,垂眸时睫毛在眼下投出蝶翼般的阴影,腕间的花瓣镯子随着动作发出细碎的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沈砚之尝了口花露茶,清甜中带着一丝微苦,像是把整个春天的味道都喝进了心里。
抬眼望窗外,山谷里的繁花在阳光下绽放,紫英烂漫如迎接朝旭的使者,翠叶葳蕤在惠风中舒展,峻岭巍峨为这花海添了壮景,骄阳璀璨让葱茏更显生机。
忽然想起老妇人说的“花是救命恩人”,这满山繁花,何止是美景,更是山里人的衣食、希望与诗意。
他取出笔纸,见砚台里的墨色已被水汽润得更清,笔尖刚触纸,便听见溪水撞击石头的叮咚声,像是大自然在打节拍。
那些在花丛中穿梭的身影,采花时的轻笑,腌制花酿时的专注,都化作词中的意象—— 《鹧鸪天·山谷花事》 谷口风轻花气浓,紫鸢尾绽小亭东。
铃兰缀露簪云鬓,蒲公英飞逐断鸿。
春酿酒,夏收茸,竹篱茅舍岁华同。
山民不识阳春曲,只把芳馨入馔中。
写至“只把芳馨入馔中”时,老妇人正往陶罐里撒最后一把花瓣,动作轻柔得像是在封存整个春天。
姑娘们的笑声穿过窗棂,与远处孩童追逐蝴蝶的嬉戏声交织,沈砚之忽然觉得,这山谷里的词心,不在墨香里,而在每一片被珍视的花瓣中,在每一口融进生活的花香里。
第三叠·晚照花影织诗魂 行至山脚下,已是黄昏时分。
西边的天空染着橙红,如打翻了的颜料罐,将余晖洒在远处的野丛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