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 > 诗词 白云 > 第17章 渚畔青羽照心痕》

第17章 渚畔青羽照心痕》 第2页

目录
    来,她撑着小木舟靠近,船头放着个青瓷食盒,“新腌的糖渍樱花,配着碧螺春正好。

    ”月光在她发间流淌,像给墨色长发镀了层银边,“方才见你画鸟,倒想起幼时读的《禽经》,说‘翠,羽青而文,其性矫’,可我瞧着它们双栖时,倒比人间许多情分更真。

    ” 煜明望着食盒上釉绘的翠鸟纹样,忽然想起砚秋曾说,每只瓷鸟的尾羽弧度,都是照着真鸟振翅的瞬间描的。

    “去年你送我的笔洗,底部刻着‘羽映清光’,”他忽然开口,“那时我不懂,如今见了这对翠鸟,才知清光原是眼中倒映的彼此。

    ” 砚秋的指尖轻轻划过食盒边缘,釉色在月光下泛着温润的光:“父亲说,瓷胎要经过千度火炼才能成器,可有些情分,却像翠鸟羽上的光泽,天生便带着照见人心的力量。

    ”她抬头望向停在残桩上的鸟儿,“你看它们互哺时的眼神,倒像是把余生都融在这一眼里了。

    ” 三、戴胜双栖 五日后的午后,煜明带着未完成的《翠鸟诗辑》往青瓷坊去。

    路过溪涧时,忽闻头顶传来“咕咕”的叫声,抬眼只见岩石上立着两只戴胜鸟,棕红色的羽冠如折扇展开,黑白相间的尾羽垂落,像两柄精致的团扇。

    它们并肩而立,喙尖一张一合,似在说些旁人听不懂的絮语。

     “戴胜鸟又名‘挈妇鸟’,”砚秋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她手中抱着刚出窑的瓷瓶,釉色青中透金,“去年秋日在松林见它们双栖,便试着把羽色烧进瓷里,却总差了分灵动。

    ”她指着瓷瓶上的纹样,“后来才明白,它们最妙处不在羽色,而在相视时的神态——像是把光阴都酿成了蜜。

    ” 煜明忽然想起《戴胜双栖》的末句:“最是自然多妙景,悠然岁月共踟蹰。

    ”眼前的砚秋正对着鸟儿微笑,睫毛在眼下投出蝶翼般的阴影,让他想起昨夜梦中,她在青瓷上描绘鸟羽的侧影,指尖掠过釉面的弧度,竟与翠鸟振翅的姿态分毫不差。

     “明日我要去州府送瓷,”砚秋忽然转身,将瓷瓶轻轻放在石桌上,“父亲说,这窑‘羽映清光’系列该拿出去见见世面了。

    ”她的声音轻得像溪水漫过鹅卵石,“其实我更想留在青渚湾,看翠鸟育雏,看戴胜哺子,看这些鸟儿把日子过成诗。

    ” 煜明望着她发间新插的木簪,是前日他在竹林捡的竹枝,随手削成了羽翎的形状。

    此刻木簪在阳光下泛着温润的光,像极了翠鸟羽上的金斑。

    他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