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梨雪辞里故园梦 第2页
。
"临终前她攥着他的手,腕上还戴着那支梨花银簪,"以后每到梨花开时,你就替我画一幅画吧,这样我在云端也能看见。
"可他知道,她不是去赴花约,是跟着父亲去了疫病最严重的村落,回来后便一病不起。
最后那夜,她望着窗外的梨树说:"原来梨花落时,真的像下雪一样。
" 捡起画轴时,背面的字迹让他breath一滞:"煜明,我在鹿门山。
"鹿门山,是阿蘅曾说过的,她母亲的故乡。
七年来,他走遍江南江北,寻遍所有与梨花相关的线索,却不想最关键的线索,藏在一幅不知何人所送的画里。
次日清晨,煜明收拾好行囊。
书童抱着他常穿的月白长衫,忽然指着衣襟上的线头道:"先生,这帕子角上的梨花,倒和画里的一模一样。
"那是阿蘅亲手绣的帕子,边角处绣着半枝梨花,针脚细密得能看见当年她伏在案头的侧影。
鹿门山的路并不好走,尤其是雨后的青石板,滑得像抹了油。
煜明踩着满地落英,忽然听见山涧传来歌声:"梨枝堆雪绽芬芳,玉蕊含情韵里藏......"那是他教阿蘅的第一首诗,此刻从一个少女口中唱出,带着山野的清越。
转过弯,只见溪水边坐着个穿浅绿衣裳的姑娘,鬓边别着朵梨花,正低头往石头上刻字。
"你是谁?为何唱这首诗?"煜明的声音有些颤抖。
姑娘抬头的瞬间,他仿佛被雷击般怔住——那双眼睛,竟和阿蘅一模一样!只是眼尾多了颗泪痣,像落在雪地上的一点朱砂。
"我叫小梨,"姑娘歪头看着他,手里握着刻刀,"这是母亲教我的诗。
她说,等梨花再开时,会有个画梨花的人来,让我把这个交给他。
"说着从怀里掏出个琉璃瓶,瓶中装着晒干的梨花,还有半块刻着梨花的玉坠,和他袖中那半块严丝合缝。
琉璃瓶在掌心发烫,煜明忽然想起阿蘅临终前欲言又止的模样。
原来她早知道自己有了身孕,却怕他难过,一直瞒着。
后来疫病肆虐,她将襁褓中的孩子托付给鹿门山的舅母,自己却没能等到孩子长大。
小梨鬓边的梨花,是她每年清明都会替女儿别上的,就像当年煜明替她簪花时那样。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母亲说,她最遗憾的是没和先生一起写完那首《青枝词》。
"小梨指着石头上未刻完的诗句,正是阿蘅当年和他唱和的残句,"她说,梨花开时是重逢,梨花落时是思念,可不管开落,心里的花永远不会谢。
" 暮色漫过鹿门山时,煜明在小梨的带领下,来到一处背山面水的院落。
院中有棵老梨树,枝桠上挂着十几个琉璃瓶,每个瓶里都装着不同年份的梨花。
树下的石桌上,摆着半幅未
"临终前她攥着他的手,腕上还戴着那支梨花银簪,"以后每到梨花开时,你就替我画一幅画吧,这样我在云端也能看见。
"可他知道,她不是去赴花约,是跟着父亲去了疫病最严重的村落,回来后便一病不起。
最后那夜,她望着窗外的梨树说:"原来梨花落时,真的像下雪一样。
" 捡起画轴时,背面的字迹让他breath一滞:"煜明,我在鹿门山。
"鹿门山,是阿蘅曾说过的,她母亲的故乡。
七年来,他走遍江南江北,寻遍所有与梨花相关的线索,却不想最关键的线索,藏在一幅不知何人所送的画里。
次日清晨,煜明收拾好行囊。
书童抱着他常穿的月白长衫,忽然指着衣襟上的线头道:"先生,这帕子角上的梨花,倒和画里的一模一样。
"那是阿蘅亲手绣的帕子,边角处绣着半枝梨花,针脚细密得能看见当年她伏在案头的侧影。
鹿门山的路并不好走,尤其是雨后的青石板,滑得像抹了油。
煜明踩着满地落英,忽然听见山涧传来歌声:"梨枝堆雪绽芬芳,玉蕊含情韵里藏......"那是他教阿蘅的第一首诗,此刻从一个少女口中唱出,带着山野的清越。
转过弯,只见溪水边坐着个穿浅绿衣裳的姑娘,鬓边别着朵梨花,正低头往石头上刻字。
"你是谁?为何唱这首诗?"煜明的声音有些颤抖。
姑娘抬头的瞬间,他仿佛被雷击般怔住——那双眼睛,竟和阿蘅一模一样!只是眼尾多了颗泪痣,像落在雪地上的一点朱砂。
"我叫小梨,"姑娘歪头看着他,手里握着刻刀,"这是母亲教我的诗。
她说,等梨花再开时,会有个画梨花的人来,让我把这个交给他。
"说着从怀里掏出个琉璃瓶,瓶中装着晒干的梨花,还有半块刻着梨花的玉坠,和他袖中那半块严丝合缝。
琉璃瓶在掌心发烫,煜明忽然想起阿蘅临终前欲言又止的模样。
原来她早知道自己有了身孕,却怕他难过,一直瞒着。
后来疫病肆虐,她将襁褓中的孩子托付给鹿门山的舅母,自己却没能等到孩子长大。
小梨鬓边的梨花,是她每年清明都会替女儿别上的,就像当年煜明替她簪花时那样。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母亲说,她最遗憾的是没和先生一起写完那首《青枝词》。
"小梨指着石头上未刻完的诗句,正是阿蘅当年和他唱和的残句,"她说,梨花开时是重逢,梨花落时是思念,可不管开落,心里的花永远不会谢。
" 暮色漫过鹿门山时,煜明在小梨的带领下,来到一处背山面水的院落。
院中有棵老梨树,枝桠上挂着十几个琉璃瓶,每个瓶里都装着不同年份的梨花。
树下的石桌上,摆着半幅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