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花海词心织春韵 第2页
’,该是像这样能流动的颜色。
”煜明抬头,看见阳光穿过她鬓边的金盏菊,在眼底染出细碎的光斑,忽然想起七年前在鹿门山初见时,她眼中倒映的梨花雪。
画到蝶翼时,小梨忽然抓起支狼毫要学画。
煜明握着她的小手在宣纸上点染,笔尖刚触到纸面,远处山径忽然传来熟悉的竹板声——是卖糖画的老匠人来了。
小梨立刻扔下笔跑过去,辫梢的花环在风中甩出一道橙红的弧线。
“这孩子倒像极了你当年追着糖画跑的模样。
”煜明看着女儿蹦跳的背影,忽然轻笑出声。
阿蘅递来一杯山花蜜水,指尖掠过他画满颜料的袖口:“那年在汴京,你替我买糖画,结果被国子监的同窗笑了整月,说大才子竟蹲在街边看匠人画蝴蝶。
” 记忆如金盏菊的香气般漫开。
那时的煜明总以为,诗词该如梨花般素净高洁,直到遇见阿蘅,才知道人间烟火气里,亦有可入词的妙景。
就像此刻眼前的花海,热烈而不张扬,缤纷却不失清韵,正如阿蘅腕间银簪与粗布衣衫的相衬,竟比任何名贵首饰都更动人心魄。
暮色漫过花田时,画纸上已浮现出半幅《花海春韵图》:橙红的金盏菊占据大半画面,花间藏着几只振翅的粉蝶,右下角添了个追蝶的小身影,衣袂上落着两三片花瓣。
阿蘅看着画,忽然想起多年前未完成的《梨雪图》,如今终于在这灿烂春光里,补上了最鲜活的注脚。
“该给这幅画题首诗。
”煜明搁下画笔,看着远处渐渐亮起的灯火,“就用你当年和我的《赏春》韵脚如何?”阿蘅点头,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竹篮边缘的雕花——那是她亲手为小梨编的,篮沿刻着细密的金盏菊纹路,如同将整个春天都编进了竹篾里。
笔落宣纸上时,远处传来小梨的歌声,混着糖画的甜香和花香:“花海如潮涌满坡,橙光璀璨映青萝——”童声跑调却清亮,惊起几只栖息在花茎上的蝴蝶,翅影掠过画纸,在未干的墨迹上留下淡淡金粉。
煜明忽然觉得,这才是最好的题诗,比任何工整的七律都更有韵致。
夜深人静时,煜明在油灯下修补白天的画作。
阿蘅坐在旁边分拣晒干的花瓣,忽然从怀中掏出个锦囊:“今天在花田捡到的,怕是小梨又藏了宝贝。
”倒出的除了几颗圆润的鹅卵石,还有张揉皱
”煜明抬头,看见阳光穿过她鬓边的金盏菊,在眼底染出细碎的光斑,忽然想起七年前在鹿门山初见时,她眼中倒映的梨花雪。
画到蝶翼时,小梨忽然抓起支狼毫要学画。
煜明握着她的小手在宣纸上点染,笔尖刚触到纸面,远处山径忽然传来熟悉的竹板声——是卖糖画的老匠人来了。
小梨立刻扔下笔跑过去,辫梢的花环在风中甩出一道橙红的弧线。
“这孩子倒像极了你当年追着糖画跑的模样。
”煜明看着女儿蹦跳的背影,忽然轻笑出声。
阿蘅递来一杯山花蜜水,指尖掠过他画满颜料的袖口:“那年在汴京,你替我买糖画,结果被国子监的同窗笑了整月,说大才子竟蹲在街边看匠人画蝴蝶。
” 记忆如金盏菊的香气般漫开。
那时的煜明总以为,诗词该如梨花般素净高洁,直到遇见阿蘅,才知道人间烟火气里,亦有可入词的妙景。
就像此刻眼前的花海,热烈而不张扬,缤纷却不失清韵,正如阿蘅腕间银簪与粗布衣衫的相衬,竟比任何名贵首饰都更动人心魄。
暮色漫过花田时,画纸上已浮现出半幅《花海春韵图》:橙红的金盏菊占据大半画面,花间藏着几只振翅的粉蝶,右下角添了个追蝶的小身影,衣袂上落着两三片花瓣。
阿蘅看着画,忽然想起多年前未完成的《梨雪图》,如今终于在这灿烂春光里,补上了最鲜活的注脚。
“该给这幅画题首诗。
”煜明搁下画笔,看着远处渐渐亮起的灯火,“就用你当年和我的《赏春》韵脚如何?”阿蘅点头,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竹篮边缘的雕花——那是她亲手为小梨编的,篮沿刻着细密的金盏菊纹路,如同将整个春天都编进了竹篾里。
笔落宣纸上时,远处传来小梨的歌声,混着糖画的甜香和花香:“花海如潮涌满坡,橙光璀璨映青萝——”童声跑调却清亮,惊起几只栖息在花茎上的蝴蝶,翅影掠过画纸,在未干的墨迹上留下淡淡金粉。
煜明忽然觉得,这才是最好的题诗,比任何工整的七律都更有韵致。
夜深人静时,煜明在油灯下修补白天的画作。
阿蘅坐在旁边分拣晒干的花瓣,忽然从怀中掏出个锦囊:“今天在花田捡到的,怕是小梨又藏了宝贝。
”倒出的除了几颗圆润的鹅卵石,还有张揉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