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314:改革深化变革命
第二天,刘备收到了几十名官员的联名信,同时向刘备举报一些官员能力低下,建议刘备将其撤职。
很明显,出自张居正之手。
府邸内,刘备没好气地扔下联名信,气鼓鼓地说道:“他们随我征战,性命置之于外,我岂能做卸磨杀驴的不义之举!” 为刘备揉肩的郑智捡起联名信,细细看完后,无声离开。
刘备闭眼思索如何处理这些官员,忽地听到一声“夫君”。
他睁开眼,见郑智身着出席宴会时的正装,姣好的面容上写满了严肃。
“怎么了?”刘备狐疑。
郑智欠身说道:“《荀子》有云:‘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贤臣似舟楫,于君民之间协调,辅佐君王,善政安民,稳社稷根基,保国之昌盛。
” “张居正这样的贤臣,袁绍四世三公求之不得,曹操翘首以盼难有所获,公孙瓒手下更是连比其一半者都没有。
您仅仅是巡查春耕就发掘了对方,本该谢天谢地,为何对方提出好的建议,您却不听从呢?” 郑智的反问令刘备哑口无言,像张居正这样的内政高手,打着灯笼也难找。
前世刘备到死也就遇到了一个这样的人物。
但有一说一,张居正和诸葛亮在内政上不能同等视之。
能力暂且不论,他tm是一权臣,喜欢倒反天罡强逼领导,这点从联名信上便能看出,对下属也是威压而非用恩惠使其心悦诚服。
你们权力都没我大,可不得听我的。
太强硬了。
就拿法正公报私仇这件事来说,诸葛亮选择低头,但张居正权力到手后真可能倒逼刘备一手,强迫刘备处理法正。
刘备说出自己的顾忌:“士卒为我拼死作战,所求无非功名利禄,福佑子孙,振兴家族。
授予官职为必要之举。
若收回此举措,任由张居正查办
很明显,出自张居正之手。
府邸内,刘备没好气地扔下联名信,气鼓鼓地说道:“他们随我征战,性命置之于外,我岂能做卸磨杀驴的不义之举!” 为刘备揉肩的郑智捡起联名信,细细看完后,无声离开。
刘备闭眼思索如何处理这些官员,忽地听到一声“夫君”。
他睁开眼,见郑智身着出席宴会时的正装,姣好的面容上写满了严肃。
“怎么了?”刘备狐疑。
郑智欠身说道:“《荀子》有云:‘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贤臣似舟楫,于君民之间协调,辅佐君王,善政安民,稳社稷根基,保国之昌盛。
” “张居正这样的贤臣,袁绍四世三公求之不得,曹操翘首以盼难有所获,公孙瓒手下更是连比其一半者都没有。
您仅仅是巡查春耕就发掘了对方,本该谢天谢地,为何对方提出好的建议,您却不听从呢?” 郑智的反问令刘备哑口无言,像张居正这样的内政高手,打着灯笼也难找。
前世刘备到死也就遇到了一个这样的人物。
但有一说一,张居正和诸葛亮在内政上不能同等视之。
能力暂且不论,他tm是一权臣,喜欢倒反天罡强逼领导,这点从联名信上便能看出,对下属也是威压而非用恩惠使其心悦诚服。
你们权力都没我大,可不得听我的。
太强硬了。
就拿法正公报私仇这件事来说,诸葛亮选择低头,但张居正权力到手后真可能倒逼刘备一手,强迫刘备处理法正。
刘备说出自己的顾忌:“士卒为我拼死作战,所求无非功名利禄,福佑子孙,振兴家族。
授予官职为必要之举。
若收回此举措,任由张居正查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