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二第57章算学殿试
正德三年四月初七,夜已深沉,子时三刻。
朱厚照轻手轻脚地把《明代匠作制度考》的残页,夹进了《永乐大典》的卷帙之中。
烛火摇曳,在“工器”二字的暗纹上跳动了几下,昏黄的光映在案头那片来自2023年的书包残片上,泛出冷冷的光。
自从在御花园捡到这个来自未来的物件,已经过去三年了。
书包皮革上的字母早就被磨得模糊不清,可“匠作监”这三个字,却与他正在推行的工器改革不谋而合,仿佛是冥冥之中的指引。
“陛下,杨首辅送来了《匠官品级驳议》。
”张忠那戴着铁指节的手,轻轻叩响了铜鹤香炉,火星一下子溅落在《天工开物》的抄本上。
“许天锡联合了三十三位言官,上奏说让匠人识字,这是‘以器乱道’。
” 朱厚照翻开用火漆密封的奏疏,杨廷和那蝇头小楷在月光下透着丝丝冷意:“匠者,工也,位列四民之末……”他的指尖缓缓划过“蜂窝散热孔”的图示,昨夜梦中佛郎机炮管炸裂的场景,一下子又浮现在眼前。
那些青铜碎片上的螺旋纹,竟然和太学外墙新刻的“工”字,相似得惊人。
“传朕旨意:明日太学算学科殿试,朕要亲自考匠人子弟。
”朱厚照一边说着,一边从袖中摸出那个从未来带回的滚珠算盘。
算珠相互碰撞,清脆的声音惊飞了檐下栖息的夜枭。
“告诉李东阳,就说朕昨夜梦见了郑和宝船,船头还刻着《九章算术》的图解。
” 张忠扫了一眼案头摊开的《考工记》注疏,发现墨迹未干的批注里,还夹着半片齿轮草图。
“陛下,陈大锤在龙江港试铸螺旋桨呢,那些士绅都说那东西像‘海怪触须’……” “触须?”朱厚照冷笑一声,手上把算盘珠拨成了“2023”的形状。
“明天让他把船桨改成鱼鳍的模样,再在船舷刻上《山海经》里的玄龟纹。
”他稍微停顿了一下,目光望向窗外太学的方向,接着说:“许天锡不是最爱读《周易》吗?就跟他说,这螺旋桨暗合‘乾卦六龙御天’的卦象。
” 时间来到寅时初刻,太学算学科的考场里,气氛紧张而安静。
王巧儿手里捏着羊毫笔,悬在算题上方。
题目是“水转大纺车绳轮配比”,可在题干的角落里,却藏着朱厚照亲手写的批注:“用滚珠轴承减磨”。
她悄悄扫了一眼台下的二十三名匠人子弟,发现有人已经在草纸上画下了类似齿轮的图案。
她笔尖停顿了
朱厚照轻手轻脚地把《明代匠作制度考》的残页,夹进了《永乐大典》的卷帙之中。
烛火摇曳,在“工器”二字的暗纹上跳动了几下,昏黄的光映在案头那片来自2023年的书包残片上,泛出冷冷的光。
自从在御花园捡到这个来自未来的物件,已经过去三年了。
书包皮革上的字母早就被磨得模糊不清,可“匠作监”这三个字,却与他正在推行的工器改革不谋而合,仿佛是冥冥之中的指引。
“陛下,杨首辅送来了《匠官品级驳议》。
”张忠那戴着铁指节的手,轻轻叩响了铜鹤香炉,火星一下子溅落在《天工开物》的抄本上。
“许天锡联合了三十三位言官,上奏说让匠人识字,这是‘以器乱道’。
” 朱厚照翻开用火漆密封的奏疏,杨廷和那蝇头小楷在月光下透着丝丝冷意:“匠者,工也,位列四民之末……”他的指尖缓缓划过“蜂窝散热孔”的图示,昨夜梦中佛郎机炮管炸裂的场景,一下子又浮现在眼前。
那些青铜碎片上的螺旋纹,竟然和太学外墙新刻的“工”字,相似得惊人。
“传朕旨意:明日太学算学科殿试,朕要亲自考匠人子弟。
”朱厚照一边说着,一边从袖中摸出那个从未来带回的滚珠算盘。
算珠相互碰撞,清脆的声音惊飞了檐下栖息的夜枭。
“告诉李东阳,就说朕昨夜梦见了郑和宝船,船头还刻着《九章算术》的图解。
” 张忠扫了一眼案头摊开的《考工记》注疏,发现墨迹未干的批注里,还夹着半片齿轮草图。
“陛下,陈大锤在龙江港试铸螺旋桨呢,那些士绅都说那东西像‘海怪触须’……” “触须?”朱厚照冷笑一声,手上把算盘珠拨成了“2023”的形状。
“明天让他把船桨改成鱼鳍的模样,再在船舷刻上《山海经》里的玄龟纹。
”他稍微停顿了一下,目光望向窗外太学的方向,接着说:“许天锡不是最爱读《周易》吗?就跟他说,这螺旋桨暗合‘乾卦六龙御天’的卦象。
” 时间来到寅时初刻,太学算学科的考场里,气氛紧张而安静。
王巧儿手里捏着羊毫笔,悬在算题上方。
题目是“水转大纺车绳轮配比”,可在题干的角落里,却藏着朱厚照亲手写的批注:“用滚珠轴承减磨”。
她悄悄扫了一眼台下的二十三名匠人子弟,发现有人已经在草纸上画下了类似齿轮的图案。
她笔尖停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