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仙侠 > 正德年间奇案 > 番外二第59章技术加密

番外二第59章技术加密 第2页

目录
    在图纸背面写下现代的公式。

    “周编修,你听说过‘错版书’吗?” 周顺赶忙跪地叩首,一脸疑惑地问道:“陛下的意思是……” “明天送给翰林院的抄本,”朱厚照把“蜂窝散热孔”的图示改成了“七星灶”,“记得在‘陶埏’卷多画些莲花纹。

    ”他稍微停顿了一下,接着说道:“至于真正的本子……”他伸手摸出铅盒里那个来自未来的书包残片,“就藏在《永乐大典》的‘工器’卷里吧。

    ” 在翰林院的后巷,周顺把密信悄悄塞进砖缝里。

    转身的时候,他瞥见了巷尾的卦摊。

    算卦先生正拨弄着算盘,竹牌上写着“六爻算尽天下事”。

    “先生可知,”周顺停下脚步,好奇地问道,“怎样才能让书中的真意不被外人识破呢?” 算卦先生抬起头,露出了袖口的暗纹。

    “易有太极,是生两仪。

    ”他一边说着,一边推过来一叠卦签,卦签背面竟然印着《天工开物》的微缩图示。

    “真作假时假亦真啊。

    ” 朱厚照听着周顺的汇报,忍不住笑出了声。

    “好一个‘六爻算尽’,”他看着案头那本《天工开物》的真本,眼神里透着一丝狡黠。

    “传朕旨意给匠作监:给翰林院的每位编修都发一个数学题密符,只有能解开密符的人,才能看到这本书的真正内容。

    ” 张忠一脸不解地问道:“陛下,为什么不直接把这些书禁了呢?” “禁绝?”朱厚照轻轻拨弄着冕旒里的算珠,脸上带着自信的笑容。

    “翰林院的笔,可比锦衣卫的刀难管多了。

    与其强行堵住,不如巧妙引导——就让他们在这真真假假之中,替朕保守这个秘密。

    ” 到了晚上,在翰林院的典籍房内,周顺重新铺开纸张,笔尖悬在“螺旋桨”图示的上方。

    窗外传来太学的钟声,与那七锤一停的锻铁声相互应和。

    他咬了咬牙,把图示拆分成“龙首”“鱼鳍”“云纹”三部分,分别藏进了《山海经》注疏、《周易》图解和《营造法式》的附录里。

     月光透过窗棂,洒在他的袖口,那刺绣与太学外墙的刻痕,仿佛在遥遥相望。

    而在铅盒的深处,未来书包残片上的“匠作监”三个字,正和他笔下的云雷纹慢慢重叠,就像织成了一张密不透风的网,让外人永远都无法参透其中的奥秘。

     喜欢正德变法:捡到历史学生的书包请大家收藏:()正德变法:捡到历史学生的书包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