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追击残余鬼子,华夏最后一战 第2页
便越快。
建造速度越快,运输船产量便越多。
正向循环起来。
源源不断的矿产,稀土经过星河基地加工后运回华夏。
八路军各部,在华夏多地开始建设重工业基地。
城市中建立速成技术学校,培养电工、机械操作员等实用人才。
李云龙获取的各种资料和蓝图通过海量印刷。
逐渐在星火根据地普及。
通过手册向半个华夏的赤脚医生普及医学知识。
同时逐步建立新型医院。
东南亚。
麦克阿瑟取得了一些胜利。
当他将和吴哥窑等地标的合照寄往美丽国。
在各大报纸霸榜的时候。
美丽国民众全部沸腾。
特别是那墨镜,玉米芯烟斗的视觉记忆点,深入人心。
既有战场硬汉的气质,又有亲民随和的老父亲形象。
大大的标题。
《麦克阿瑟将军重返菲律宾》 民众齐呼:“英雄归来。
” 《麦克阿瑟将军率领盟军收复南越》 在雨林中。
麦克阿瑟发表了老兵不死,必将大杀四方的演说。
激发了美丽国上下的战争热情。
一时间。
西方媒体全是关于麦克阿瑟的吹捧报道。
不久后。
麦克阿瑟更是将太平洋战争的功劳包揽在他自己一个人身上。
说对日海战,全是西南太平洋战区司令部。
第七舰队的功劳。
尼米兹试图反驳。
反被麦克阿瑟嘲讽。
既然是你的功劳,那你击败日军海军的证据在哪? 尼米兹还真拿不出来。
其他海军将领都劝尼米兹大局为重。
麦克阿瑟的父亲是老牌三星中将。
底蕴深厚。
麦克阿瑟本人更是绝世天才。
当年西点军校第一名。
后来年纪轻轻便成为西点军校校长。
在校友会中具有很高的声望。
尼米兹是争不过的。
而且,即便据理力争。
也会因此分裂美丽国军队,所有人都在劝他必须大局为重。
尼米兹只好退缩,忍气吞声。
因为比背景他真的比不过。
他是德州弗雷德里克斯堡的德裔移民家庭。
早年因家庭经济困难申请西点军校失败,后成功考入美丽国海军学院。
名次也只是第七。
可谓是平平无奇。
所以尼米兹表示,都是你麦克阿瑟的功劳行了吧。
对于这种软弱。
麦克阿瑟毫不客气地得寸进尺。
利用上层关系乘机夺取了太平洋战区司令部。
也就是美丽国海军的指挥权。
整个印太地区的舰队,陆军集团军,盟军,航空兵,潜艇部队,都纳入到麦克阿瑟的指挥体系中。
此时恰好李云龙撤走了白帝轰炸机。
因为补给太麻烦。
轰炸机撤走后。
很快麦克阿瑟便将星河舰队的事彻底抛到了脑后。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他开始发动大军团。
清理太平洋岛屿的日军。
还有东南亚诸国分散的日军。
虽然盟军因此死伤惨重。
但,随着战事的节节胜利。
麦克阿瑟的名声越来越大,甚至有了许多狂热粉。
随着各个机场的逐步完善。
美军在太平洋和东南亚战场的轰炸机增加到数千架。
飞机总数来到了接近两万架。
各级别航母二十多艘,护航航母五十多艘。
驱逐舰和潜艇各一百多艘。
陆军增兵到一百多万。
海军80万以上。
而且随着世界第一工业国,美丽国的产能爆发,数量还在与日俱增。
因此,麦克阿瑟变得越发狂妄和独断专行。
仿佛成为了一位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常胜将军。
一切人都是他的棋子,他的玩物。
什么是上帝。
他才是上帝。
罗斯福见到战事顺利。
便将更多资源投入欧洲战场。
还有投给常凯申。
因为在他眼中二战已经必然胜利。
但华夏这块肥肉不能丢。
他隐约觉得八路势大。
特别是有了李云龙这样的战神之后。
所以加强国军势在必行。
山城。
随着手中的实力越来越强。
常凯申也逐渐猖狂。
但是他要等,要等八路和日军开战,甚至两败俱伤。
才是出击的最佳时机。
星火科学院。
在李云龙和赵刚的统筹指挥下。
大量的原型产品被开发出来。
于是。
李云龙放心地将工作交给其他人。
他盯上了华夏剩余的鬼子。
人数还真不少。
华中地区。
总兵力28万。
第11军(横山勇部):辖6个师团(3、13、34、39、58、116师团)及独立混成旅团,18万人。
第13军(永津佐比重部):驻浙、皖南,10万人(含第22、70师团) 华南地区。
总兵力16万。
(田中久一部):辖第104师团、独立混成第19、22旅团,8万人。
海峡安藤利吉部:驻闽粤沿海4万人。
琼州警备府:海军陆战队及守备队4万人。
除了陆军装甲车。
还有200架左右战机。
而鬼子的太平洋岛屿守军和东南亚南方军。
虽然被李云龙消灭了主力。
但仍旧有几十万人分散在广袤的雨林和三万多个岛屿中。
这些分散的鬼子,李云龙不是很关心。
这是麦克阿瑟该头疼的事。
李云龙目前头疼的是,一旦消灭华夏的鬼子。
就将和国军开战。
到时候超级武器肯定是不能用。
独立团的重型装备也最好不要用。
毕竟都是华夏人。
一方面来说,要不是为了常凯申的一己私欲真没必要开战。
另一方面的话,要让全国人民过上好日子。
留着常凯申也是不行的。
哎。
此事容后再想。
当务之急是清除华夏的残余鬼子。
然而。
就在这平淡的时刻。
日军给常凯申上了一课。
同时也出乎李云龙的意料之外。
鬼子几十万大军不宣而战,打破华夏许久的平静。
突袭! 豫湘桂战役打响。
而此时很多国军都很久没打仗了。
不少人沉醉在烟馆和温柔乡。
日军迅速攻占几十座城池。
国军豫州部队伤亡10万人,40万大军溃败。
湘军第10军孤守47天,最终城陷,伤亡1.7万人。
各个铁路干线及公路被日军占领。
国军士气低落。
一触即溃,一战就逃。
而且撤退途中还被日军各种追杀。
几个月时间内。
国军伤亡五十万人。
日军伤亡十万人。
146座城市沦陷。
20万平方公里土地被占领。
三百万百姓流离失所。
山城。
常凯申被打蒙了。
为什么明明装备都这么好之后。
国军依旧不堪一击。
一定是因为手下将领指挥混乱,官兵畏战。
他
建造速度越快,运输船产量便越多。
正向循环起来。
源源不断的矿产,稀土经过星河基地加工后运回华夏。
八路军各部,在华夏多地开始建设重工业基地。
城市中建立速成技术学校,培养电工、机械操作员等实用人才。
李云龙获取的各种资料和蓝图通过海量印刷。
逐渐在星火根据地普及。
通过手册向半个华夏的赤脚医生普及医学知识。
同时逐步建立新型医院。
东南亚。
麦克阿瑟取得了一些胜利。
当他将和吴哥窑等地标的合照寄往美丽国。
在各大报纸霸榜的时候。
美丽国民众全部沸腾。
特别是那墨镜,玉米芯烟斗的视觉记忆点,深入人心。
既有战场硬汉的气质,又有亲民随和的老父亲形象。
大大的标题。
《麦克阿瑟将军重返菲律宾》 民众齐呼:“英雄归来。
” 《麦克阿瑟将军率领盟军收复南越》 在雨林中。
麦克阿瑟发表了老兵不死,必将大杀四方的演说。
激发了美丽国上下的战争热情。
一时间。
西方媒体全是关于麦克阿瑟的吹捧报道。
不久后。
麦克阿瑟更是将太平洋战争的功劳包揽在他自己一个人身上。
说对日海战,全是西南太平洋战区司令部。
第七舰队的功劳。
尼米兹试图反驳。
反被麦克阿瑟嘲讽。
既然是你的功劳,那你击败日军海军的证据在哪? 尼米兹还真拿不出来。
其他海军将领都劝尼米兹大局为重。
麦克阿瑟的父亲是老牌三星中将。
底蕴深厚。
麦克阿瑟本人更是绝世天才。
当年西点军校第一名。
后来年纪轻轻便成为西点军校校长。
在校友会中具有很高的声望。
尼米兹是争不过的。
而且,即便据理力争。
也会因此分裂美丽国军队,所有人都在劝他必须大局为重。
尼米兹只好退缩,忍气吞声。
因为比背景他真的比不过。
他是德州弗雷德里克斯堡的德裔移民家庭。
早年因家庭经济困难申请西点军校失败,后成功考入美丽国海军学院。
名次也只是第七。
可谓是平平无奇。
所以尼米兹表示,都是你麦克阿瑟的功劳行了吧。
对于这种软弱。
麦克阿瑟毫不客气地得寸进尺。
利用上层关系乘机夺取了太平洋战区司令部。
也就是美丽国海军的指挥权。
整个印太地区的舰队,陆军集团军,盟军,航空兵,潜艇部队,都纳入到麦克阿瑟的指挥体系中。
此时恰好李云龙撤走了白帝轰炸机。
因为补给太麻烦。
轰炸机撤走后。
很快麦克阿瑟便将星河舰队的事彻底抛到了脑后。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他开始发动大军团。
清理太平洋岛屿的日军。
还有东南亚诸国分散的日军。
虽然盟军因此死伤惨重。
但,随着战事的节节胜利。
麦克阿瑟的名声越来越大,甚至有了许多狂热粉。
随着各个机场的逐步完善。
美军在太平洋和东南亚战场的轰炸机增加到数千架。
飞机总数来到了接近两万架。
各级别航母二十多艘,护航航母五十多艘。
驱逐舰和潜艇各一百多艘。
陆军增兵到一百多万。
海军80万以上。
而且随着世界第一工业国,美丽国的产能爆发,数量还在与日俱增。
因此,麦克阿瑟变得越发狂妄和独断专行。
仿佛成为了一位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常胜将军。
一切人都是他的棋子,他的玩物。
什么是上帝。
他才是上帝。
罗斯福见到战事顺利。
便将更多资源投入欧洲战场。
还有投给常凯申。
因为在他眼中二战已经必然胜利。
但华夏这块肥肉不能丢。
他隐约觉得八路势大。
特别是有了李云龙这样的战神之后。
所以加强国军势在必行。
山城。
随着手中的实力越来越强。
常凯申也逐渐猖狂。
但是他要等,要等八路和日军开战,甚至两败俱伤。
才是出击的最佳时机。
星火科学院。
在李云龙和赵刚的统筹指挥下。
大量的原型产品被开发出来。
于是。
李云龙放心地将工作交给其他人。
他盯上了华夏剩余的鬼子。
人数还真不少。
华中地区。
总兵力28万。
第11军(横山勇部):辖6个师团(3、13、34、39、58、116师团)及独立混成旅团,18万人。
第13军(永津佐比重部):驻浙、皖南,10万人(含第22、70师团) 华南地区。
总兵力16万。
(田中久一部):辖第104师团、独立混成第19、22旅团,8万人。
海峡安藤利吉部:驻闽粤沿海4万人。
琼州警备府:海军陆战队及守备队4万人。
除了陆军装甲车。
还有200架左右战机。
而鬼子的太平洋岛屿守军和东南亚南方军。
虽然被李云龙消灭了主力。
但仍旧有几十万人分散在广袤的雨林和三万多个岛屿中。
这些分散的鬼子,李云龙不是很关心。
这是麦克阿瑟该头疼的事。
李云龙目前头疼的是,一旦消灭华夏的鬼子。
就将和国军开战。
到时候超级武器肯定是不能用。
独立团的重型装备也最好不要用。
毕竟都是华夏人。
一方面来说,要不是为了常凯申的一己私欲真没必要开战。
另一方面的话,要让全国人民过上好日子。
留着常凯申也是不行的。
哎。
此事容后再想。
当务之急是清除华夏的残余鬼子。
然而。
就在这平淡的时刻。
日军给常凯申上了一课。
同时也出乎李云龙的意料之外。
鬼子几十万大军不宣而战,打破华夏许久的平静。
突袭! 豫湘桂战役打响。
而此时很多国军都很久没打仗了。
不少人沉醉在烟馆和温柔乡。
日军迅速攻占几十座城池。
国军豫州部队伤亡10万人,40万大军溃败。
湘军第10军孤守47天,最终城陷,伤亡1.7万人。
各个铁路干线及公路被日军占领。
国军士气低落。
一触即溃,一战就逃。
而且撤退途中还被日军各种追杀。
几个月时间内。
国军伤亡五十万人。
日军伤亡十万人。
146座城市沦陷。
20万平方公里土地被占领。
三百万百姓流离失所。
山城。
常凯申被打蒙了。
为什么明明装备都这么好之后。
国军依旧不堪一击。
一定是因为手下将领指挥混乱,官兵畏战。
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