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仙侠 > 哼哼大王 > 第一一八零章 许愿

第一一八零章 许愿 第2页

目录
    还有其他一些“老熟人”的任命: “经督师侯恂举荐,以平贼将军左良玉为镇守湖广总兵官,驻江陵。

    ” “经凤阳总督马士英举荐,以原辽东援剿总兵刘肇基为镇守汝、颖等处总兵官,驻颍州,以汝宁府乡勇练总沈万登为汝宁副总兵,克日进兵收复汝颖等地。

    ” 杨振接着往下翻看,最后还找到了方光琛在来信里面提到过的事情。

     “经登莱巡抚方一藻举荐,以湖广德安副将郝效忠为徐州总兵,驻防徐州辖内。

    ” 继续往后看,又陆续看到了朝廷对战死的前保定总督杨文岳、总兵虎大威等人的各种抚恤追赠文字,等等。

     虽然杨振从之前李吉讲的京师民间抄报房的情形中,已经知道大明朝上下保密意识有多欠缺了,但是当他看到沈迅随手拿出来的大明朝官方邸报之后,还是被震撼到了。

     朝廷各种人事任免、军事部署等等,就这样堂而皇之地刊登在手抄的邸报上面。

     也难怪当年走南闯北的宣大边商们,能够轻轻松松成为北虏乃至清虏的谍报贩子了。

     在京师附近,随便花个几分银子甚至几文钱,就能合法买到北虏、清虏主事之人梦寐以求的情报。

     当然,对于各路流贼的哨探和眼线们来说,同样如此。

     如果他们再努力一点,在大明京师派驻潜伏人员,那么他们甚至会比很多朝廷任免和部署的当事之人更早一步得到消息。

     如此一来,朝廷方面面对敌人几乎已经是明牌了,除非有绝对优势,否则怎么打得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杨振合上那一摞邸报,还给沈迅,然后请众人继续吃饭。

     过了一会儿,又想到崇祯皇帝对关内战局的调整与一系列赏功与任命,但是对辽东战场却表现“吝啬”,忍不住说道: “关内流贼坐大,各路官军损兵折将丢城失地,朝廷仍勉励有加,而关外,辽西、辽东去年以来连战皆捷,至今无一封赏,这其中可有什么缘由,兄长可否为我解惑?” 崇祯十六年的这个新年,杨振没回旅顺口,但在盖州城的除夕夜与大年初一,他和往年一样,并未在城中的征东将军行营里面沉浸温柔乡,而是先后去了西海大营与连云岛大营,跟征东军右翼军的将士们以及金海南路水师团营留守将士们一起度过。

     在军营里面,他听了太多抱怨朝廷有功不赏,亏待辽东将士的牢骚话。

     这种牢骚话,不仅仅只有哨官、队官、棚长、伍长等中低阶的将士在讲,就连一些参将、都司、游击、守备等将领也在议论。

     至于每日里都要到杨振跟前点卯露面的副将以上将领,有些在杨振宴请慰劳他们的酒席上更是对朝廷的吝啬牢骚满腹。

     多亏了杨振在十二月初从与清虏的交易中,拿到了白花花的十万两银子,否则还真不好平息军中充斥的怨气。

     但是在初二初三两天,杨振一次性将十万两白花花的银子撒出去之后,虽然成功安抚了军心,可也让他成了过路财神。

     他之前口头答应了张得贵,准备等过完年就将银子运回旅顺口,用来购置弹药厂、造船厂所需物料,经此一事,也只能另想办法了。

     与此相应的是,经此一事,他对崇祯皇帝的很多操作,也充满了疑问。

     他知道朝廷财政艰难,而云集关外的各路官军人数有多,朝廷很难拿出多少钱粮来犒赏关外军队。

     但是大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