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 > 深秋山顶风微凉歌词是什么意思 > 第286章 被群体凝视的付哲

第286章 被群体凝视的付哲 第2页

目录
    个笑话而已,但不知道谁恶搞,后来在通报边上贴了首打油诗。

     虽然被学生会发现后很快撕掉了,但那首打油诗仍被许多人看到了,甚至不少人拍了照。

     当刘一鸣中午抿着嘴、并着腿,在寝室对着手机照片给我们读完那首打油诗后,除了付哲,我和宋光磊都笑了。

     诗是这样的: 高三哲哥真奇妙,解个电压把头挠 三思翻出降压药,抠鼻觉得方法好 二话不说药吞掉,心想这招准有效 班个梯子就登高,爬到距离傻憨笑 付梯狠把电缆薅,刺啦一声辫子翘 哲哥现已天上飘,公告裱墙当喜报 本来他读完这首诗我们还没当回事,结果刘一鸣解释,这还是个藏头诗,里面连二班都有...... 付哲一听,马上夺过手机念出诗中藏头的:“高三二班付哲”后,他身上已有的裂缝又大了几分...... 下午付哲就更蔫了,晚上才和我们说他一直有逛贴吧的习惯,现在贴吧有了不少降压药解电压的帖子,不少平时在校园贴吧灌水的人对付哲的解题思路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并发表了相关言论。

     比如讨论比较热烈的,有人发帖认为时间密度最大的时候是考试前一晚。

     不过下面立马有人反驳认为时间密度最大的时候是——看到自己喜欢的女生被别的男生牵着手的那一瞬间。

     关于密度方面也有类似的讨论,有人认为降压药能解电压是正解,因为他早就发现书里关于密度最大的物体是钛的定论不对,认为密度最大的物体是“切糕”。

     ...... 虽然付哲平时一直玩世不恭,但此刻我明显能感受到他的焦虑。

     毕竟这次与日常互损不同:以往的打闹是玩笑性质,哪怕他离谱到用降压药原理“解决”电压问题被物理老师抓包训斥,也不过是常规教训。

     但这份通告不同,它带来的是规则权威性的降维打击,加上那首传遍全校的打油诗——这种全校范围的“群体凝视”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