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 > 梦幻蓝天空蓝唯美图片 > 第3章 分手的电话

第3章 分手的电话 第3页

目录
    的老人凑过来,穿着洗得发白的蓝色中山装。

     龙安心递过打火机,突然觉得老人眼熟:"您是...广州回来的?" 老人眯着眼看他:"哦!龙家娃儿!"他露出几颗黄牙,"怎么样,回去修房子了没?" 龙安心摇摇头。

    老人吐出一口烟,指着远处的山:"看见没,雷公山。

    你们凯寨就在那山脚下。

    老祖宗选的地方,有讲究的。

    " 中巴车修好了,司机吆喝着让大家上车。

    老人走在龙安心前面,突然回头说:"根断了要自己接,记得不?" 龙安心点点头,虽然不太明白这话的意思。

     车到榕江已经是晚上,没有去雷山的车了。

    龙安心花五十块钱住了间小旅馆,床单上有可疑的污渍和烟头烫的洞。

    他冲了个冷水澡,站在窗前看着县城的灯光。

    比起广州,这里简直像个小镇,最高的楼不过六层。

     手机震动起来,是林妍。

    龙安心盯着屏幕看了很久,最终还是接了起来。

     "安心...我下周六结婚。

    "林妍的声音很轻,"你别..." "我不来。

    "龙安心说,"我在贵州了。

    " 电话那头沉默了一会儿。

    "回老家了?" "嗯。

    " "也好...广州不适合我们。

    "林妍顿了顿,"我妈让我问你要地址,寄请柬..." 龙安心笑了:"不用了。

    祝你幸福。

    " 挂断电话后,他打开窗户,让潮湿的山风吹进来。

    远处传来隐约的芦笙声,不知道是不是错觉。

     ...... 去雷山的中巴车更破旧,行李架上绑着活鸡和腊肉。

    龙安心坐在靠窗的位置,看着山路两旁熟悉的景色。

    三年了,好像什么都没变,又好像什么都变了。

     "凯寨到了!"售票员喊了一嗓子。

     龙安心拎着编织袋下车,站在路边愣了几秒。

    寨门还是那个寨门,但旁边多了个水泥砌的游客中心,虽然看起来已经废弃很久。

    今天是阴历十月十六,正是苗年节的第一天,寨子里传来芦笙的声音。

     他拖着脚步往寨子里走,路过几户人家门口都挂着红布和玉米串。

    几个穿苗绣衣服的小孩跑过去,好奇地打量着他。

    龙安心听懂了他们用苗语说的"那个汉人",但没有纠正。

     龙家老屋在寨子西头,是栋两层木楼,已经三年没人住了。

    龙安心站在门前,看着门锁上厚厚的锈迹。

    他摸出钥匙——这把钥匙和林妍公寓的钥匙串在一起,现在只剩下孤零零的一把。

     钥匙插进去,转不动。

    龙安心加了点力气,突然"咔"的一声,钥匙断在了锁孔里。

     "搞哪样名堂!"他气得踹了一脚门板,惊飞了屋檐下的几只麻雀。

     身后传来脚步声,龙安心转身看见个包着头帕的阿婆,手里端着个冒热气的碗。

     "是龙家娃儿不?"阿婆用带着浓重口音的汉语问。

     龙安心点点头。

    阿婆把碗递过来,里面是几个冒着热气的糯米团。

     "吃吧,看你就是饿起的。

    "阿婆说,"你屋锁锈死了,去喊王铁匠来开。

    " 龙安心接过碗,糯米团烫得他差点脱手。

    阿婆已经转身走了,背影佝偻得像棵老树。

     寨子中央的广场上,芦笙的声音越来越响。

    龙安心蹲在老屋门前的石阶上,咬着糯米团,尝到了里面的腌鱼馅。

    这个味道瞬间把他带回到十年前——父亲还在世时的最后一个苗年节,全家人围着火塘吃糯米团... 断掉的钥匙还插在锁孔里,在夕阳下闪着微弱的光。

    龙安心摸出手机,发现林妍发来最后一条微信:"保重。

    "他看了很久,直到糯米团在碗里变冷变硬。

     远处的芦笙突然换了个欢快的调子。

    龙安心把碗放在台阶上,从编织袋里掏出安全帽。

    小熊贴纸剩下的那半张笑脸,在夕阳中显得格外刺眼。

     --- 喜欢阿耶玳,苗语,我们的根请大家收藏:()阿耶玳,苗语,我们的根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