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 > 梦幻蓝天乐队 > 第28章 意外机遇

第28章 意外机遇 第2页

目录
    着琥珀色的光,旁边是务婆绣的星辰纹包装。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评论区已经炸了: "求购买方式!" "这才是真正的传统美食!" "那个绣花阿姨的手艺绝了!" 龙安心的手机很快被订单信息轰炸。

    第一个大单来自省城一家高端民宿,直接订了二十箱,要求三天内发货。

     --- **问题很快来了**:合作社根本没有二十箱库存。

     "最多......十箱。

    "吴晓梅清点完仓库,眉头紧锁,"而且包装材料不够了。

    " 龙安心翻出账本——他们的产能一直很小,烘干机一天最多处理五十斤鲜果,而二十箱果脯需要至少两百斤。

    更麻烦的是,吴晓梅的绣片根本赶不及,星辰纹包装是产品的核心卖点,总不能换成普通塑料袋。

     "连夜做。

    "龙安心咬牙,"我去借寨里的蒸笼,先把鲜果处理了。

    " 吴晓梅没说话,转身走向绣架。

    她的动作比平时更快,银针在布料上穿梭,但龙安心知道,就算不眠不休,她一天最多绣三张。

     --- **深夜的合作社灯火通明**。

     龙安心借来了寨里所有的蒸笼,在仓库外临时搭了个土灶。

    阿蕾嫂带着几个妇女帮忙削果皮,老猎人阿公坐在一旁抽烟,时不时指点火候。

     "蒸太久会烂,"他用烟杆敲了敲蒸笼,"七分熟就取出来。

    " 吴晓梅在仓库里绣纹样,煤油灯的光映在她脸上,额角已经渗出细汗。

    龙安心端了碗酸汤给她,发现她指尖被银针扎出好几个血点,染红了绣线的金丝。

     "慢点,"他低声说,"别熬坏了手。

    " 吴晓梅摇头:"订单写了,要‘和电视上一模一样’的包装。

    " 龙安心沉默。

    他知道她指的是什么——电视台拍到的包装是务婆绣的"十二太阳纹",每一针都有讲究。

    如果换成简化版,买家会不会觉得货不对板? 凌晨三点,第一批果脯终于出炉。

    龙安心尝了一片,味道没问题,但色泽比平时深——阿公说的火候是对的,但土灶的火力不均匀,有些果肉蒸过头了。

     "能用吗?"阿蕾嫂问。

     龙安心犹豫了一下,点头:"先装起来。

    " --- **天亮前,新的问题又来了**。

     吴晓梅熬了一夜,只绣出五张包装布,还差十五张。

    而订单要求的是"完整包装",没有绣片的果脯,还能算"和电视上一模一样"吗? 龙安心盯着订单备注栏里的那句"务必保证传统工艺",突然做了个决定。

     "先发十箱,"他对吴晓梅说,"剩下的......用普通包装,但里面夹一张绣片样品,告诉买家后续补寄完整版。

    " 吴晓梅猛地抬头:"骗人?" "不是骗,"龙安心解释,"是分批......" "不行。

    "她打断他,苗语说得又快又急,龙安心只听懂几个词:"务婆名声山神"。

     龙安心哑然。

    他知道吴晓梅的意思——务婆教她们,苗人做生意可以少赚,但不能欺心。

     可订单怎么办? --- **清晨,寨子里传来芦笙声**——今天是端午节正日,按习俗要祭祖。

     龙安心和吴晓梅暂时放下订单,去鼓楼参加仪式。

    务婆穿着百年苗衣,唱着古老的《祭祖歌》,寨老们轮流上前敬酒。

    轮到龙安心时,务婆突然用汉语问: "汉人娃娃,生意好吗?" 龙安心苦笑:"好,但......做不出来。

    " 务婆浑浊的眼睛盯着他,突然从怀里摸出个小布包:"拿去。

    " 里面是十几张绣好的星辰纹布片——正是电视台拍到的那种"十二太阳纹"。

     "早就绣好了,"务婆的嗓音沙哑,"本来是想给阿梅做嫁妆的。

    " 龙安心愣住,看向吴晓梅,发现她的耳根已经红透。

     --- 当天下午,二十箱果脯全部打包完毕。

     龙安心在发货单上郑重写下:"每一片果脯,都来自仰阿莎的眼泪。

    " 而吴晓梅,在最后一箱的夹层里,悄悄多放了一幅绣片——上面不是星辰纹,而是一对交颈的蝴蝶。

     龙安心的手机从凌晨五点就开始震动。

     他迷迷糊糊抓起来,屏幕上的微信消息已经堆到99+。

    最新一条来自省城那家民宿的采购经理:「龙老板,二十箱只是第一批试单,如果客人反响好,我们每月固定要一百箱!」 「一百箱?」龙安心猛地坐起身,撞到了低矮的阁楼横梁。

    他顾不得疼,手指颤抖着计算——以合作社现在的产能,一个月最多做三十箱。

     楼下传来锅碗碰撞的声音。

    龙安心披衣下楼,看见吴晓梅已经在灶台前烧水,大铁锅里煮着待处理的猕猴桃,蒸汽模糊了她瘦削的侧脸。

     「订单又多了。

    」龙安心把手机递给她看。

     吴晓梅扫了一眼,继续用长筷子翻动锅里的果子:「阿蕾嫂家的蒸笼借来了,但柴火不够。

    」 这是现实问题。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