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 > 梦幻蓝天白云图片 > 第22章 集市见初闻

第22章 集市见初闻 第2页

目录
     4 中午时分,龙安心蹲在市场角落数钱。

    除去车费和午饭,净赚八十六块五。

    吴晓梅去隔壁摊位打听绣品价格还没回来,他摸出手机,拍了几张旅游区摊位的照片。

     "问清楚了。

    "吴晓梅小跑回来,脸颊因为兴奋泛着红晕,"绣花钱包卖120,刺绣围巾380,还是机器绣的!"她翻开手机相册,"你看这个,和我们寨子的'蝴蝶妈妈'图案一模一样,标价299!" 照片里的绣框旁立着个小牌子:国家级非遗苗绣传承人作品。

    龙安心皱眉:"这是务婆的图案啊。

    " "我问了,那摊主说是她奶奶传下来的。

    "吴晓梅咬着下唇,"可她奶奶是汉族,根本不会绣花。

    " 正说着,市场广播突然响起:"请所有摊主注意,下午三点有州文旅局领导视察,请保持摊位整洁..." 龙安心和吴晓梅对视一眼,同时看向不远处文旅局的展位。

    那里摆着精美的宣传册,封面正是苗绣和刺梨的图片。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有个主意。

    "龙安心突然说,"我们把摊位挪到文旅局旁边去。

    " 5 挪摊位花了二十块钱"管理费"。

    新位置正对市场主通道,文旅局的蓝色展棚就在三步开外。

    龙安心把剩下的刺梨精心摆成金字塔状,吴晓梅则取出随身带的绣绷,现场绣起蝴蝶纹样。

     "这样能行吗?"吴晓梅手指翻飞,银针在阳光下闪闪发亮。

     龙安心没回答,他正盯着文旅局的展板看。

    上面写着"乡村振兴非遗传承"等标语,还配有穿着民族服饰的模特照片。

    照片角落的小字引起他的注意:服装由XX苗绣工作室提供。

     下午两点半,市场突然骚动起来。

    几个保安小跑着清场,穿制服的工作人员挨个摊位检查。

    龙安心迅速把务婆给的晒干黄精片摆在刺梨旁边,吴晓梅则把绣到一半的蝴蝶胸针别在衣领上。

     视察队伍浩浩荡荡,为首的领导边走边听汇报,不时点头。

    走到文旅局展位时,龙安心深吸一口气,突然大声用苗语唱起了务婆教的古歌片段。

     领导果然被吸引,转身朝他们走来。

    龙安心心跳如鼓,继续唱着,同时指向吴晓梅手中的绣绷。

    记者们的镜头立刻转了过来。

     "这是..."领导饶有兴趣地问。

     "苗族古歌里的蝴蝶妈妈图案。

    "龙安心切换成带着口音的普通话,"我们想用传统手艺帮助乡亲们增收。

    " 领导满意地点头,对随行人员说:"这才是真正的非遗传承。

    "他转向镜头,"乡村振兴,就是要让传统文化活起来、火起来!" 闪光灯接连亮起,龙安心看到文旅局工作人员的脸色变了。

     6 视察队伍离开后,他们的摊位立刻被游客包围。

     "这就是电视上说的苗绣?" "刺梨怎么卖?" "能合影吗?" 一个戴渔夫帽的摄影师挤到最前面:"我是《民族地理》的,能采访你们吗?"他没等回答就举起相机,对着吴晓梅的手部特写连拍数张。

     龙安心趁机把刺梨价格提到两块五一斤,不到十分钟就卖光了。

    有个穿冲锋衣的大叔甚至预定了二十斤,说要带回北京送人。

     "你们应该注册商标。

    "摄影师递来名片,"现在市面上假苗绣太多了。

    " 吴晓梅正在教几个女孩简单的绣法,闻言抬起头:"怎么注册?" "先去工商局,然后..."摄影师的话被一阵骚动打断。

     文旅局的工作人员带着保安走了过来:"你们哪个村的?有摊位证吗?" 龙安心掏出早上办的市场临时证,那人扫了一眼,压低声音:"别在这儿捣乱,要卖货去批发区。

    " "我们没捣乱。

    "龙安心直视对方,"就是正常卖自家产的..." "行了行了。

    "工作人员不耐烦地挥手,"赶紧收拾,领导要回去了,别挡道。

    " 摄影师想说什么,被同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