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储君之选风波起 第2页
倒是可以接受晋王殿下为储君。
”齐王的代表说道。
吴王的代表也犹豫着点了点头:“如果吴王殿下能在政务上施展抱负,为大唐的发展出一份力,这个办法也并非不可行。
” 就在众人以为这事儿终于能定下来的时候,又有一个难题摆在了面前。
“各位,咱们这提议虽说看起来不错,可陛下如今昏迷不醒,什么时候能醒来还不知道。
这提议又该如何呈给陛下呢?万一陛下醒来后,不认可咱们的提议,那可怎么办?”一位大臣忧心忡忡地说道。
众人一听,都沉默了。
是啊,李世民昏迷不醒,这提议都没办法及时让他知晓,更别说得到他的认可了。
房遗爱皱着眉头思索了一会儿,说道:“各位,如今陛下昏迷,这确实是个难题。
但咱们也不能干等着。
我觉得可以先把咱们讨论的结果以及这个折中的提议整理成一份详细的奏疏,等陛下醒来,第一时间呈给他。
同时,咱们也安排人在陛下寝宫附近随时待命,一旦陛下醒来,立刻将奏疏呈上。
” 李纲点点头:“也只能如此了。
房大人,这奏疏就劳烦你撰写吧。
你思路清晰,又参与了整个讨论过程,由你撰写最为合适。
” 房遗爱也不推辞:“好,李老夫子放心,我定会尽快把奏疏写好。
只是这奏疏呈上之后,陛下的态度如何,咱们谁也说不准。
大家还得做好各种准备。
”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于是,房遗爱立刻着手撰写奏疏。
他把各方讨论的过程、各位皇子的优缺点、最终推选晋王为储君的理由以及给吴王和齐王安排职位的折衷办法,都详细地写了进去。
就在房遗爱奋笔疾书的时候,宫里又传来了消息,说是李世民的病情有了些许好转,已经微微转醒,但还十分虚弱,只能短暂地说几句话。
众人一听,都觉得这是个机会。
房遗爱赶紧拿着写好的奏疏,和李纲以及各方代表一起匆匆赶往皇宫。
到了李世民的寝宫,众人小心翼翼地走了进去。
李世民躺在龙床上,脸色苍白如纸,眼神也十分疲惫。
看到众人进来,他微微动了动嘴唇,虚弱地问道:“你们……何事……” 李纲上前一步,跪地说道:“陛下,如今朝堂因储君之位争论不休,为了大唐的稳定,我们成立了‘储君参议小组’,经过多方商讨,有了一个初步的结果,特来奏明陛下。
” 说完,李纲示意房遗爱把奏疏呈上去。
房遗爱赶紧上前,将奏疏递给了旁边的太监,太监又转呈给李世民。
李世民接过奏疏,费力地看了起来。
看着看着,他的眉头时而紧皱,时而舒缓。
众人都紧张地盯着李世民,大气都不敢出,整个寝宫安静得连根针掉在地上都能听见。
过了好一会儿,李世民看完了奏疏,他缓缓放下奏疏,喘了几口气,虚弱地说道:“你们……费心了……这提议……朕……需再……考虑……” 众人一听,心里都明白,李世民没有当场拒绝,这就还有希望。
房遗爱赶紧说道:“陛下,如今大唐局势复杂,储君之位关乎江山社稷。
还望陛下能尽快做出决断,以安民心,稳朝堂。
” 李世民微微点了点头,说道:“朕……明白……你们……先退下……容朕……想想……” 众人无奈,只好退出了寝宫。
从皇宫出来,众人的心情都十分复杂。
虽然李世民没有明确表态,但好歹没有直接否定他们的提议。
“看来陛下还是很慎重啊,这事儿恐怕还得等一段时
”齐王的代表说道。
吴王的代表也犹豫着点了点头:“如果吴王殿下能在政务上施展抱负,为大唐的发展出一份力,这个办法也并非不可行。
” 就在众人以为这事儿终于能定下来的时候,又有一个难题摆在了面前。
“各位,咱们这提议虽说看起来不错,可陛下如今昏迷不醒,什么时候能醒来还不知道。
这提议又该如何呈给陛下呢?万一陛下醒来后,不认可咱们的提议,那可怎么办?”一位大臣忧心忡忡地说道。
众人一听,都沉默了。
是啊,李世民昏迷不醒,这提议都没办法及时让他知晓,更别说得到他的认可了。
房遗爱皱着眉头思索了一会儿,说道:“各位,如今陛下昏迷,这确实是个难题。
但咱们也不能干等着。
我觉得可以先把咱们讨论的结果以及这个折中的提议整理成一份详细的奏疏,等陛下醒来,第一时间呈给他。
同时,咱们也安排人在陛下寝宫附近随时待命,一旦陛下醒来,立刻将奏疏呈上。
” 李纲点点头:“也只能如此了。
房大人,这奏疏就劳烦你撰写吧。
你思路清晰,又参与了整个讨论过程,由你撰写最为合适。
” 房遗爱也不推辞:“好,李老夫子放心,我定会尽快把奏疏写好。
只是这奏疏呈上之后,陛下的态度如何,咱们谁也说不准。
大家还得做好各种准备。
”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于是,房遗爱立刻着手撰写奏疏。
他把各方讨论的过程、各位皇子的优缺点、最终推选晋王为储君的理由以及给吴王和齐王安排职位的折衷办法,都详细地写了进去。
就在房遗爱奋笔疾书的时候,宫里又传来了消息,说是李世民的病情有了些许好转,已经微微转醒,但还十分虚弱,只能短暂地说几句话。
众人一听,都觉得这是个机会。
房遗爱赶紧拿着写好的奏疏,和李纲以及各方代表一起匆匆赶往皇宫。
到了李世民的寝宫,众人小心翼翼地走了进去。
李世民躺在龙床上,脸色苍白如纸,眼神也十分疲惫。
看到众人进来,他微微动了动嘴唇,虚弱地问道:“你们……何事……” 李纲上前一步,跪地说道:“陛下,如今朝堂因储君之位争论不休,为了大唐的稳定,我们成立了‘储君参议小组’,经过多方商讨,有了一个初步的结果,特来奏明陛下。
” 说完,李纲示意房遗爱把奏疏呈上去。
房遗爱赶紧上前,将奏疏递给了旁边的太监,太监又转呈给李世民。
李世民接过奏疏,费力地看了起来。
看着看着,他的眉头时而紧皱,时而舒缓。
众人都紧张地盯着李世民,大气都不敢出,整个寝宫安静得连根针掉在地上都能听见。
过了好一会儿,李世民看完了奏疏,他缓缓放下奏疏,喘了几口气,虚弱地说道:“你们……费心了……这提议……朕……需再……考虑……” 众人一听,心里都明白,李世民没有当场拒绝,这就还有希望。
房遗爱赶紧说道:“陛下,如今大唐局势复杂,储君之位关乎江山社稷。
还望陛下能尽快做出决断,以安民心,稳朝堂。
” 李世民微微点了点头,说道:“朕……明白……你们……先退下……容朕……想想……” 众人无奈,只好退出了寝宫。
从皇宫出来,众人的心情都十分复杂。
虽然李世民没有明确表态,但好歹没有直接否定他们的提议。
“看来陛下还是很慎重啊,这事儿恐怕还得等一段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