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仙侠 > 李世民的吗 > 第610章

第610章 第2页

目录
    民间广建学堂和医院,名声极佳,连陛下都对其另眼相待。

    他们自然也不能怠慢。

     萧何与刘邦在咸阳都与她打过交道,算是熟人。

     一番寒暄下来后,三人又聊回了刚才的话题。

     “老夫人说得对。

    ”萧何抚须道,“这铸铁一事,实与普通百姓关系极大。

    自从朝中铸铁坊开始改良技术,不仅是军中更换了武器装备,百姓们也都换上了铁制农具,开垦的荒地越来越多,粮食产量也每年都在增长。

    ” “还有各大工事的巨大机械,也都大多换成了铁制。

    ”刘邦道,“如今修建速度可比以往快多了。

    ” “老身从巴蜀之地一路走来,中原的道路的确是修建得极好。

    ”巴清叹道,“那水泥路上行车,可比以前要舒适多了。

    ” 如今大秦的郡县之间,皆有大道相连。

     刘邦在成为典客,负责大秦外事之前,负责的就是各项工事徭役,因此对这些极为清楚:“唯一可惜的就是水泥路对马蹄伤害较大,朝中正在商议要如何解决此事。

    ” “朝中能人甚多,想必很快就有应对之法。

    ”巴清道,她对此极有信心。

     如今大秦极为重视工匠和商事,这两者的地位比以前提高了太多,许多原本隐藏在民间的墨者也都纷纷现身,并且极为活跃,不乏有能人巧匠取得了某项技术上的进步从而封爵以及获得朝廷奖励的。

     其实,以往按照秦律也会有,但只限工籍,且相对封赏较小,如今却不限籍贯,且封赏变大,还能获得专利保护,有后续收入。

     地位和金钱两者的诱惑之下,大秦的工匠业和商业欣欣向荣。

     当然了,朝廷也推出了相应的保障农事的律法,不管你是工也好是商也罢,反正家里的耕地不能废,如果自己没时间种,就算是出钱雇人甚至是买隶臣妾(秦时的奴隶)也得种! 加上良种、好的工具以及耕种之法的辅助,田里的收成并没有因此而下降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