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谒峨眉古刹得玄印 梦迦叶禅机悟宿缘
定场诗:云锁峨眉雾隐踪,千年古刹秘重重。
青铜篆字藏天命,梦谒灵山悟本宗。
却说姚道衍自别席应珍,策杖孤征,遍历名蓝。
芒鞋踏破千山月,锡杖拨开万壑云,凡五台之清凉、普陀之浩渺、九华之灵秀,无不参访。
这一日行至蜀地,遥见峨眉山巅,紫雾缭绕,祥光隐现,恰似西天极乐遥映人间。
道衍心下暗忖:"昔普贤菩萨于此示现,必有异缘。
"遂抖擞精神,沿九十九道盘山路,直趋金顶。
但见伏虎禅寺踞于危崖之上,飞檐接天,碧瓦映日。
山门前一对石狮怒目圆睁,驮碑赑屃昂首向天,驮着唐贞观年间御赐碑刻,字迹虽漫漶,犹见帝王气象。
道衍整衣肃容,方欲叩门,忽见山门自启,一老僧拄杖而出,鹤发童颜,袈裟上金线绣着十八罗汉降龙伏虎图。
"阿弥陀佛!"老僧合十行礼,声如洪钟,"檀越自东南来,眉间金纹隐现,可是寻那千年之谜?"道衍大惊,忙答:"贫僧云游至此,愿求佛法真谛,还望长老慈悲。
"老僧抚掌而笑:"老衲明空,忝为主持。
昨夜观星,见客星犯紫微,知今日必有大德临山。
请随我来!" 穿过三重院落,行至藏经阁前。
但见阁高三层,飞檐斗拱,朱漆大门上贴着镇魔符篆。
明空长老取出鎏金钥匙,轻转锁芯,木门发出吱呀声响,檀香混着陈年书卷气息扑面而来。
阁内典籍如山,贝叶经卷与线装古籍交相辉映,更有历代高僧手泽墨宝。
明空长老径直走向东壁,拂去蛛网,露出一檀木匣,其上梵文斑驳,四角嵌着猫眼石,竟随呼吸明灭。
"此匣自贞观年间封存,传为玄奘法师西域带回。
"明空长老神色凝重,"历代住持皆言匣中藏着佛门至秘,然无人能解。
檀越若有佛缘,不妨一试。
"道衍屏息凝神,双手结法印,以梵语诵《般若心经》。
刹那间,匣上梵文竟化
青铜篆字藏天命,梦谒灵山悟本宗。
却说姚道衍自别席应珍,策杖孤征,遍历名蓝。
芒鞋踏破千山月,锡杖拨开万壑云,凡五台之清凉、普陀之浩渺、九华之灵秀,无不参访。
这一日行至蜀地,遥见峨眉山巅,紫雾缭绕,祥光隐现,恰似西天极乐遥映人间。
道衍心下暗忖:"昔普贤菩萨于此示现,必有异缘。
"遂抖擞精神,沿九十九道盘山路,直趋金顶。
但见伏虎禅寺踞于危崖之上,飞檐接天,碧瓦映日。
山门前一对石狮怒目圆睁,驮碑赑屃昂首向天,驮着唐贞观年间御赐碑刻,字迹虽漫漶,犹见帝王气象。
道衍整衣肃容,方欲叩门,忽见山门自启,一老僧拄杖而出,鹤发童颜,袈裟上金线绣着十八罗汉降龙伏虎图。
"阿弥陀佛!"老僧合十行礼,声如洪钟,"檀越自东南来,眉间金纹隐现,可是寻那千年之谜?"道衍大惊,忙答:"贫僧云游至此,愿求佛法真谛,还望长老慈悲。
"老僧抚掌而笑:"老衲明空,忝为主持。
昨夜观星,见客星犯紫微,知今日必有大德临山。
请随我来!" 穿过三重院落,行至藏经阁前。
但见阁高三层,飞檐斗拱,朱漆大门上贴着镇魔符篆。
明空长老取出鎏金钥匙,轻转锁芯,木门发出吱呀声响,檀香混着陈年书卷气息扑面而来。
阁内典籍如山,贝叶经卷与线装古籍交相辉映,更有历代高僧手泽墨宝。
明空长老径直走向东壁,拂去蛛网,露出一檀木匣,其上梵文斑驳,四角嵌着猫眼石,竟随呼吸明灭。
"此匣自贞观年间封存,传为玄奘法师西域带回。
"明空长老神色凝重,"历代住持皆言匣中藏着佛门至秘,然无人能解。
檀越若有佛缘,不妨一试。
"道衍屏息凝神,双手结法印,以梵语诵《般若心经》。
刹那间,匣上梵文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