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崔破天柳如烟大结局 > 第一卷 第20章 这局棋,您该含笑收官了!

第一卷 第20章 这局棋,您该含笑收官了! 第3页

目录
     长孙皇后突然掩口轻呼,李世民冷汗浸透中衣,恍见玄武门前大哥建成子嗣的鲜血。

     “您如今困坐深宫,不正如征和年间的汉武帝?“ 李蒙忽然瞪大眼睛盯着李渊,“非要等到儿孙相残才写悔过书?“他突然俯身逼近,“您当年晋阳起兵时,平阳公主带着娘子军助阵——若她活到今日,忍心看父亲把子女逼成仇寇?“ 背身向殿门,李蒙感慨道:“汉武晚年尚知轮台悔过,老爷子您连温泉都不敢泡——“他忽然回眸冷笑,“这开国之君的胆气,终究敌不过权力这碗毒酒啊!“ 李渊浑身剧颤,瘫坐到案几边,案头酒杯滚落阶前。

     接着李蒙微笑道:“您应当已经知道,我是千年后世之人。

    在我那历史中,李二郎从渭水之盟到灭东突厥只用了三年,而汉武帝打匈奴耗空文景之积!” 李渊指节发白,李世民瞳孔微缩——这是父皇最忌提及的对比。

     再次盯着李渊,李蒙眼睛微微眯起:“三年内灭东突厥!此后,五年拓疆西域!十年后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唐太宗李世民,上马杀敌,下马治国,被称为四大千古一帝之人,对内文治天下,对外开疆拓土,开创‘贞观之治’。

    ” “知进退,明得失!这局棋,您该含笑收官了!” 李蒙叹息了一声,面露不甘之色看向李渊,“您开创大唐基业,已为后世立下不世之功。

    如今二郎继承大统,朝野归心,若您仍事事过问,恐让二郎为难。

    父子若因权柄生隙,反让外人钻了空子——当年隋文帝与杨勇之事,便是前车之鉴啊。

     “玄武门之事虽已过去,但若您与二郎再生嫌隙,难保其他皇子不会借机生事。

    您退居幕后,既是护住二郎的威信,也是护住李家子孙的长久平安。

     “您从晋阳起兵到一统天下,仅用七年便终结隋末乱世,这等功绩千古罕有。

    史书工笔必以‘祖’之名铭记您的伟业,后世帝王再难超越。

    ” “汉高祖刘邦晚年猜忌功臣,汉武帝与太子刘据相残,皆因权力不放所致。

    您主动禅位,既成全了‘父慈子孝’的美名,又让大唐免于内耗——这才是真正的帝王智慧。

     “您不必再五更上朝、夜半批奏,可重拾当年射猎、宴饮之乐。

    听闻西域献来胡旋舞姬,岭南送来荔枝鲜果,……这些趣事,何不亲自体验? “您若愿将起兵故事、治国心得传授史官,后世必称您为‘通达之君’。

    比起在朝堂劳神,不如为李氏皇族留下一部传家宝典。

     “二郎每日处理完政务,都会带承乾、青雀来向您请安。

    含饴弄孙之乐,岂不比在朝堂上听群臣争吵快活? “二郎私下常说:‘父亲当年教我骑马射箭,如今我治国却难让他安心,实为不孝。

    ’您若放手,既是成全他的孝心,也是成全大唐的盛世。

     “隋炀帝当年若肯退居洛阳,何至于身死江都?如今突厥虎视眈眈,山东士族未服,正是二郎施展拳脚之时。

    您若强行干预,恐让突厥觉得我大唐内部不稳,反而引火烧身” 说了这么多,李蒙也累了,静静地站着等候。

     整个大殿里面也异常安静,四周的宫女内侍不知道什么时候退下的。

     “好一张利口!句句说是为朕着想,实则替二郎当说客罢?”李渊突然倾身逼近,眼中寒光一闪,“你且直言——今日这番话,是他让你说的,还是长孙无忌的主意?”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