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 > 钱淑琴老师简介 > 第32章

第32章

目录
    虽然这年代的人不知道这些知识,可谁都知道大米是个金贵东西,毕竟粮油店的价格摆在那儿呢,在许多人心里,好东西就等同于贵东西。

    有那能吃得起的人家,自然想要吃点好的。

     钱淑兰走到城南的家属区,她一次不敢拿太多,十斤一个袋子。

    就这么靠在巷子口的一侧墙边,拿着簸箕把米倒在里面开始扬,扬一会儿就装作很累的样子捶腰歇息。

     她敢这样做,即使有那眼缠看上她这袋大米的人,也不敢明目张胆地上手抢。

     要知道这年代的治安还是不错的,经常会有治安大队在路上巡视。

     看到老太太坐在路边歇息,也只当她在旁边人家在外面坐着捡大米里的石子而已,并不认为她是投机倒把的。

     这也是人的惯性思维,觉得以老太太的身板,一旦跟人交易被当场抓到,她连跑都没处跑去,一抓一个准儿,简直就是找死。

     何况,这老太太身上穿的衣服这么整齐,人也非常大气,看到他们还笑着打招呼,似乎很是和蔼可亲,并不是那些乡下老太太那种胆小怕事的样子。

     如果有想要大米的人就会过来瞅两眼,心动的不能会问下价格。

    钱淑兰便给他一个黑市的价格,每斤三毛钱。

     能问价的,都是消费得起的。

    所以一中午她就卖了三袋。

    不过,偶尔也会有嫌贵不,钱淑兰也不生气,反而问对方有没有什么东西跟她换的。

     对方见能换,有那心动的,就把家里多余的东西拿过来换。

    倒也换几袋。

     一直待到下午三点,钱淑兰又目送一排治安大队远去,等人走远了,才重新把米袋打开,正准备把大米倒进簸箕里,突然一个小伙子牵着自行车走了过来。

     他蹲下来,低着头,朝钱淑兰小声道,“老奶奶,这米怎么卖?” 钱淑兰一抬头,就看到一个大约二十岁上下的青年,他剪着板寸头,浓眉大眼,五官端正,皮肤晒得黝黑,长得十分精神,但奇怪的是手腕处和脖子处露出来的皮肤却很白。

    这小伙子也不像是个军人,钱淑兰猜测可能是干户外工作的。

     钱淑兰眯起眼,“小伙子,你看错啦,这大米不卖的。

    ” 谁知那小伙子却笑嘻嘻地凑过来,小声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