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第2页
两人肩头,在漫天风雪中继续前行。
昔年群贤坊中最大的建筑便是慕容王府,在这达官府第林立的西城中也并无逊色之处。
青海国虽然不十分富庶,但对于牺牲一己自由客居长安的历代质子都还十分照拂,分出了不少国库银两打造这处居所。
玄霄只是没想到,青海国国破不过几年,慕容王府已经破败至此。
门楣匾额仍在,只是大门长闭,许久无人居住的样子。
加上门前堆积了不少枯萎树叶,望上一眼便觉出寂寥冷落之意。
玄霄与慕容紫英站在门前均是觉得心中沉甸甸的,有些压抑。
这时从边上一处民居中走出一个青年,见二人在此处徘徊,便上前作礼问道:【二位可是来寻人?】 慕容紫英还了一礼道:【听说家父曾在此处住过,便来看看。
只是,不知为何此处竟如此寥落?】 那青年仔细打量了慕容紫英,方道:【原来小公子竟也是鲜卑族人。
先祖曾在慕容王府供职,自从最后一代主人返回青海国,这府邸已经空了近二十年。
听说青海国连年战事,后来再也没有派遣使臣来到长安,时日久了竟连个看门的人都没有留下,白白浪费了这么好一座宅子。
】 慕容紫英若有所思,对方所说的最后一代主人,应该就是自己的父亲了。
玄霄突然开口问道:【你可知道,长安其他鲜卑族人都去了何处?可是返回了西域?】 那青年点头道:【家乡战火连天,不少族人便和我家一样,留在长安不愿回去。
不过当年随着和亲的队伍返回金城的族人也不在少数。
】 【你说的金城,可是伏俟城之后新迁的都城?】玄霄回忆起二十年前慕容承曾提及的西域战事,依稀记得伏俟城为吐蕃攻陷,慕容皇族退居金城。
【正是。
不过听闻十几年前金城亦是受到西域各族侵袭,城破之日可汗以身殉国,也不知剩下的族人如今流亡到了何处。
】那青年说着神色黯然,无国无家,鲜卑一族流离失所,听说不少人最后沦为各族奴隶。
【这大门如今已是无人开启,里面更是冷落破败,并没什么可看的。
雪夜严寒,二位不如早些回去吧。
】 二人谢过了青年。
玄霄轻轻拍了拍慕容紫英肩头,安慰道:【你也不必太过忧心,鲜卑慕容一族原是以游牧为主,纵是失却都城,去往他方也是一样。
若是你愿意,我们回昆仑之时可往金城附近一探。
】 慕容紫英抿着唇,神色难掩忧伤,终是摇头道:【小的时候,曾有游方道士为我批命取名,言道我于父母亲缘极淡。
可见许多事情,出生之时上天早已注定。
】 这几句话玄霄听了却是十分不以为然,淡淡道:【天命早定?却也未必!譬如你我修仙之人,以凡人之身窥得仙道,本身便是一条扭转命格,逆天行事的荆棘路。
】 慕容紫英闻言愣了片刻,想不到玄霄忽然说出这么一句话来,反复咀嚼了几遍,仍是有些似懂非懂。
【紫英愚钝,于天命一事所知甚少,还请师叔指点。
】 【罢了,此刻也不必多想。
我只是劝你,凡事莫要太过妄自菲薄。
你天资上佳,假以时日必有大成。
只需记得,我命在我,不属天地。
】 【是!多谢师叔,紫英定当谨记教诲!】 卷二(十六)伏俟 = 慕容紫英跟着玄霄几乎逛完了长安大大小小的酒楼茶肆,可惜于夙莘的下落仍是一无所获。
虽是不免遗憾,但是算来二人离山许久,差不多也当启程回去了。
慕容紫英自从听说了父亲与青海国之事,虽然并没有打算要到国境之处寻亲,他在御剑前往昆仑山途中,出了玉门之后便不知不觉放缓了速度。
慕容紫英立于云霄之上俯瞰大漠风光,依稀觉得眼前的景色的确有些亲切,与幼时的记忆勉强可以对上。
只叹大漠茫茫渺无人迹,自己的亲人却是又在何方? 慕容紫英心有所系,疏忽了天象变化,待到惊觉之时发现自己面前不远处
昔年群贤坊中最大的建筑便是慕容王府,在这达官府第林立的西城中也并无逊色之处。
青海国虽然不十分富庶,但对于牺牲一己自由客居长安的历代质子都还十分照拂,分出了不少国库银两打造这处居所。
玄霄只是没想到,青海国国破不过几年,慕容王府已经破败至此。
门楣匾额仍在,只是大门长闭,许久无人居住的样子。
加上门前堆积了不少枯萎树叶,望上一眼便觉出寂寥冷落之意。
玄霄与慕容紫英站在门前均是觉得心中沉甸甸的,有些压抑。
这时从边上一处民居中走出一个青年,见二人在此处徘徊,便上前作礼问道:【二位可是来寻人?】 慕容紫英还了一礼道:【听说家父曾在此处住过,便来看看。
只是,不知为何此处竟如此寥落?】 那青年仔细打量了慕容紫英,方道:【原来小公子竟也是鲜卑族人。
先祖曾在慕容王府供职,自从最后一代主人返回青海国,这府邸已经空了近二十年。
听说青海国连年战事,后来再也没有派遣使臣来到长安,时日久了竟连个看门的人都没有留下,白白浪费了这么好一座宅子。
】 慕容紫英若有所思,对方所说的最后一代主人,应该就是自己的父亲了。
玄霄突然开口问道:【你可知道,长安其他鲜卑族人都去了何处?可是返回了西域?】 那青年点头道:【家乡战火连天,不少族人便和我家一样,留在长安不愿回去。
不过当年随着和亲的队伍返回金城的族人也不在少数。
】 【你说的金城,可是伏俟城之后新迁的都城?】玄霄回忆起二十年前慕容承曾提及的西域战事,依稀记得伏俟城为吐蕃攻陷,慕容皇族退居金城。
【正是。
不过听闻十几年前金城亦是受到西域各族侵袭,城破之日可汗以身殉国,也不知剩下的族人如今流亡到了何处。
】那青年说着神色黯然,无国无家,鲜卑一族流离失所,听说不少人最后沦为各族奴隶。
【这大门如今已是无人开启,里面更是冷落破败,并没什么可看的。
雪夜严寒,二位不如早些回去吧。
】 二人谢过了青年。
玄霄轻轻拍了拍慕容紫英肩头,安慰道:【你也不必太过忧心,鲜卑慕容一族原是以游牧为主,纵是失却都城,去往他方也是一样。
若是你愿意,我们回昆仑之时可往金城附近一探。
】 慕容紫英抿着唇,神色难掩忧伤,终是摇头道:【小的时候,曾有游方道士为我批命取名,言道我于父母亲缘极淡。
可见许多事情,出生之时上天早已注定。
】 这几句话玄霄听了却是十分不以为然,淡淡道:【天命早定?却也未必!譬如你我修仙之人,以凡人之身窥得仙道,本身便是一条扭转命格,逆天行事的荆棘路。
】 慕容紫英闻言愣了片刻,想不到玄霄忽然说出这么一句话来,反复咀嚼了几遍,仍是有些似懂非懂。
【紫英愚钝,于天命一事所知甚少,还请师叔指点。
】 【罢了,此刻也不必多想。
我只是劝你,凡事莫要太过妄自菲薄。
你天资上佳,假以时日必有大成。
只需记得,我命在我,不属天地。
】 【是!多谢师叔,紫英定当谨记教诲!】 卷二(十六)伏俟 = 慕容紫英跟着玄霄几乎逛完了长安大大小小的酒楼茶肆,可惜于夙莘的下落仍是一无所获。
虽是不免遗憾,但是算来二人离山许久,差不多也当启程回去了。
慕容紫英自从听说了父亲与青海国之事,虽然并没有打算要到国境之处寻亲,他在御剑前往昆仑山途中,出了玉门之后便不知不觉放缓了速度。
慕容紫英立于云霄之上俯瞰大漠风光,依稀觉得眼前的景色的确有些亲切,与幼时的记忆勉强可以对上。
只叹大漠茫茫渺无人迹,自己的亲人却是又在何方? 慕容紫英心有所系,疏忽了天象变化,待到惊觉之时发现自己面前不远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