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第3页
个时候,倒是还没功夫做这些罚抄的功课,心中也不十分着急,只因此时满心惦记着拜祭的事情,不管什么也都先搁置一旁了。
汉王连喊了几声[慕容]却还是叫不醒兀自好睡的那个人,忽然想起了自己年幼之时,曾趁着慕容承在凌烟阁午休之时故意在他脸上弄墨图画的旧事。
那次慕容承醒来发现被画成了一张花猫脸,蹬脚拍案追着自己嚷着要报仇,最后两人都闹了对方一身墨才算罢休,被太傅狠狠责骂了一场,还差点告到了父皇那里。
那时候两人都还只是启蒙的年纪,入国子监未久,也并不相熟,倒是那泼墨的风波之后竟是不打不相识,渐渐成了莫逆之交。
汉王回忆起童年趣事依旧忍俊不禁,现今若是再在慕容承脸上添几笔胡子却不知他会如何反应?他一时兴起便笑着沾了墨准备落笔,然而手中一顿,还是摇了摇头,最终将那狼毫放了下来。
今时不同往日,从前是年幼无知才有这样荒唐所为,如今还怎能如此?想太子嗣谦十二岁之时已经元服加身,受百官朝贺。
自己纵然并非东宫,行事却也不能再任性任情。
[一言一行都须合皇子威仪,方才不负大唐之声威。
]这是父皇的训诫,当时听来并不觉如何入耳了,回想起来原来句句都已记在了心里。
汉王微微叹了口气,解下自己的斗篷盖在了慕容承身上。
不愿吵醒了他,便也不去叫人,自己轻手轻脚取了锁于书柜最深处的那卷画轴藏入袖中,又顺手摘下供于东首剑阁上的佩剑龙泉,一手仍旧抱了檀木箱子向后花园而去。
庭中植了成片的西府海棠,每逢春夏之际开得最是绚烂热闹,灿若朝霞,正合这丹霞殿之名。
此时却还为时尚早,枝头一片郁郁葱葱之色,只偶而可见三五花苞。
如水夜色中唯有清风拂面,带了淡淡的青草香气,颇有几分清冷之意。
汉王自幼习武身体向来强健,虽无斗篷御体却也丝毫不畏春寒。
他走到中央晚秋早就备好的梨花木条案前,缓缓打开了檀木箱子,将琉璃引灯台,线香小金炉,蝉翼白莲花,都一一搁置案上,最后将那卷画轴缓缓展开铺呈于条案中央。
惨淡烛光映照下,那一尺素绢上隐约绘了一个身着红裳的女子背影,发髻高挽金簪步摇,全身皆笼罩于一片烟霞之中。
虽是随意之作却看得出来那绘者笔法不俗,寥寥几笔便将那女子袅袅婷婷的身形勾勒了出来。
不见其容却更引人遐想,那人若是转过身来必是倾国绝世之姿,远非凡尘可比。
汉王拈了细香焚入金炉,独立案前凝视卷轴良久。
修长的手指虚抚那抹朱红色的背影,轻启薄唇几不可闻地低唤了一句:[母亲……]语声极轻,才出口便散于了风中。
第一截香渐渐隐没,他迎着风扬首闭起了双目,忽然挥手间抽出鞘中那柄龙泉剑于风中长舞起来。
他一身绣了青竹的缓带轻袍本是儒雅打扮,加上秀眉凤目暗隐朱砂,身姿纤美颀长,常人很难想像这样一位秀雅清俊的皇子竟练就了一手如此凌厉的剑法! 汉王自幼由宫中最擅长剑法的名士教授,凡是指点过他剑术的人无不感叹汉王乃天纵英才,才是初习便大有青出于蓝之势,果然教到后来每过三年都不得不再换一位师傅。
今夜这一套追月剑法汉王素来颇为钟爱,只因使来招招波澜壮阔,大有可吞山河的气势,最是合了他自己的脾性。
那柄随李唐三代驰骋沙场的龙泉宝剑本是饮血之器,此刻在他手中舞来更显霸道锋利之至,满院花蕾树枝亦是随着汉王衣袂到处纷纷而下,而他心有所系竟是浑然不觉,渐渐的四周积下了一大片花枝残叶。
忽然身后有一人抚掌大声喝彩,汉王闻声这才收势停了手中之剑,回头看去时原来竟是父皇李隆基。
他心中是极意外的,因为李隆基已经很久不曾亲自驾临丹霞殿了。
平常父子相见多半是在兴庆宫勤政务本楼里,汉王和其余皇子每三日便例行前往谒见,一同聆听李隆基训诫。
汉王连喊了几声[慕容]却还是叫不醒兀自好睡的那个人,忽然想起了自己年幼之时,曾趁着慕容承在凌烟阁午休之时故意在他脸上弄墨图画的旧事。
那次慕容承醒来发现被画成了一张花猫脸,蹬脚拍案追着自己嚷着要报仇,最后两人都闹了对方一身墨才算罢休,被太傅狠狠责骂了一场,还差点告到了父皇那里。
那时候两人都还只是启蒙的年纪,入国子监未久,也并不相熟,倒是那泼墨的风波之后竟是不打不相识,渐渐成了莫逆之交。
汉王回忆起童年趣事依旧忍俊不禁,现今若是再在慕容承脸上添几笔胡子却不知他会如何反应?他一时兴起便笑着沾了墨准备落笔,然而手中一顿,还是摇了摇头,最终将那狼毫放了下来。
今时不同往日,从前是年幼无知才有这样荒唐所为,如今还怎能如此?想太子嗣谦十二岁之时已经元服加身,受百官朝贺。
自己纵然并非东宫,行事却也不能再任性任情。
[一言一行都须合皇子威仪,方才不负大唐之声威。
]这是父皇的训诫,当时听来并不觉如何入耳了,回想起来原来句句都已记在了心里。
汉王微微叹了口气,解下自己的斗篷盖在了慕容承身上。
不愿吵醒了他,便也不去叫人,自己轻手轻脚取了锁于书柜最深处的那卷画轴藏入袖中,又顺手摘下供于东首剑阁上的佩剑龙泉,一手仍旧抱了檀木箱子向后花园而去。
庭中植了成片的西府海棠,每逢春夏之际开得最是绚烂热闹,灿若朝霞,正合这丹霞殿之名。
此时却还为时尚早,枝头一片郁郁葱葱之色,只偶而可见三五花苞。
如水夜色中唯有清风拂面,带了淡淡的青草香气,颇有几分清冷之意。
汉王自幼习武身体向来强健,虽无斗篷御体却也丝毫不畏春寒。
他走到中央晚秋早就备好的梨花木条案前,缓缓打开了檀木箱子,将琉璃引灯台,线香小金炉,蝉翼白莲花,都一一搁置案上,最后将那卷画轴缓缓展开铺呈于条案中央。
惨淡烛光映照下,那一尺素绢上隐约绘了一个身着红裳的女子背影,发髻高挽金簪步摇,全身皆笼罩于一片烟霞之中。
虽是随意之作却看得出来那绘者笔法不俗,寥寥几笔便将那女子袅袅婷婷的身形勾勒了出来。
不见其容却更引人遐想,那人若是转过身来必是倾国绝世之姿,远非凡尘可比。
汉王拈了细香焚入金炉,独立案前凝视卷轴良久。
修长的手指虚抚那抹朱红色的背影,轻启薄唇几不可闻地低唤了一句:[母亲……]语声极轻,才出口便散于了风中。
第一截香渐渐隐没,他迎着风扬首闭起了双目,忽然挥手间抽出鞘中那柄龙泉剑于风中长舞起来。
他一身绣了青竹的缓带轻袍本是儒雅打扮,加上秀眉凤目暗隐朱砂,身姿纤美颀长,常人很难想像这样一位秀雅清俊的皇子竟练就了一手如此凌厉的剑法! 汉王自幼由宫中最擅长剑法的名士教授,凡是指点过他剑术的人无不感叹汉王乃天纵英才,才是初习便大有青出于蓝之势,果然教到后来每过三年都不得不再换一位师傅。
今夜这一套追月剑法汉王素来颇为钟爱,只因使来招招波澜壮阔,大有可吞山河的气势,最是合了他自己的脾性。
那柄随李唐三代驰骋沙场的龙泉宝剑本是饮血之器,此刻在他手中舞来更显霸道锋利之至,满院花蕾树枝亦是随着汉王衣袂到处纷纷而下,而他心有所系竟是浑然不觉,渐渐的四周积下了一大片花枝残叶。
忽然身后有一人抚掌大声喝彩,汉王闻声这才收势停了手中之剑,回头看去时原来竟是父皇李隆基。
他心中是极意外的,因为李隆基已经很久不曾亲自驾临丹霞殿了。
平常父子相见多半是在兴庆宫勤政务本楼里,汉王和其余皇子每三日便例行前往谒见,一同聆听李隆基训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