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娇 第40节 第3页
回去让芍药收着。
王幼君还能没看出她的心思来,将褂子交给春花收好,悄悄搂着她胳膊道, “你跟我比什么,孝敬太皇太后她老人家的人多得去了,若不出彩哪能惹她老人家看一眼,你就不一样了,别说是一件衣裳,就是一块布,只要是你送的,陛下定高兴地睡不着觉。
” 舒筠咬了咬牙,心想无论如何是她一份心意,裴钺要不要便随他。
“成,那我随你入宫。
” 二人一道往宫门口走,王幼君还想哄着舒筠给她看了一眼,舒筠就是不肯。
王幼君俏眼一飞,“哼,待会入宫可是要检查包袱搜身的,还怕我看不着?” 结果到了守门侍卫那,那侍卫只消往舒筠手里的令牌瞅了一眼,再没分一道眼神给她,反倒是王幼君被守门的嬷嬷里里外外检查了几遍。
有必要区别对待这么明显吗? 王幼君有些恼火,“本小姐常年入宫,用得着检查这么仔细?” 那嬷嬷雍容笑着,“陛下吩咐,东亭侯府小小姐入宫,得搜仔细了,尤其要查验小小姐的指甲,省的爪子抓人。
”嬷嬷说完这话,露出个不尴不尬的笑,“小小姐恕罪,这是陛下的原话。
” 王幼君:“.......” 她往旁边一脸懵懂的舒筠瞥了一眼,恨得牙痒痒,皇帝这是在给舒筠报仇啊。
她不知该羡慕舒筠有一身憨福,还是气/皇帝过于斤斤计较。
奉天殿与慈宁宫皆在东华门以西,二人先从文华殿过去,顺着皇极门至通往慈宁宫的宫道,沿着宫道往北,至奉天殿角门,便可分道扬镳,只是待行至角门处,居然遇到上回那位白白胖胖的小公公。
小公公往二人行了一礼, “今日是太皇太后的寿辰,陛下正在慈宁宫。
” 王幼君脑门一拍,“哎呀,都怪我忘了告诉你,太皇太后今日过寿,只是老人家从不铺张浪费,故而朝野并不声张,就连内廷也没打算举办宫宴,我母亲没得太皇太后准许不敢入宫,只遣我敬献一件衣裳磕个头便走,你既然来了,便随我一道吧。
” 舒筠到了这里,自然推脱不过去,心想着太皇太后从未见过她,估摸着在门口磕个头便可离开,小公公猜着舒筠包袱里的东西是给皇帝的,担心待会进了慈宁宫不好解释,便替她接过包袱,在前方引路。
往西转过一道宫门,到了慈宁宫的门口。
宫人通报后,不一会太上皇跟前那位老公公出来了,他一脸和气望着舒筠, “太皇太后有旨,请两位姑娘进去叙话。
” 舒筠有些紧张,王幼君牵着她进去在她耳边提醒, “端庄些,给太皇太后留个好印象。
” 若只是嫔妃,太皇太后压根不会过问,若是立后,老人家肯定是要参详的,王幼君心里还揣着让舒筠给皇帝做正妻的念头,自然是一心帮衬。
或许旁人会说舒筠痴人说梦,家世不显,性子过软,无论哪一条都不是皇后人选,王幼君却不苟同。
那日在别苑,皇帝明知舒筠已首肯,却没带她入宫,可见对舒筠十分慎重,这份慎重给了王幼君一股信念,皇帝舅舅从来不按常理出牌,他迟迟不立后,一是要寻合心意的女子,二是不欲外戚势大,后宫干政。
舒筠不是最佳人选么?
王幼君还能没看出她的心思来,将褂子交给春花收好,悄悄搂着她胳膊道, “你跟我比什么,孝敬太皇太后她老人家的人多得去了,若不出彩哪能惹她老人家看一眼,你就不一样了,别说是一件衣裳,就是一块布,只要是你送的,陛下定高兴地睡不着觉。
” 舒筠咬了咬牙,心想无论如何是她一份心意,裴钺要不要便随他。
“成,那我随你入宫。
” 二人一道往宫门口走,王幼君还想哄着舒筠给她看了一眼,舒筠就是不肯。
王幼君俏眼一飞,“哼,待会入宫可是要检查包袱搜身的,还怕我看不着?” 结果到了守门侍卫那,那侍卫只消往舒筠手里的令牌瞅了一眼,再没分一道眼神给她,反倒是王幼君被守门的嬷嬷里里外外检查了几遍。
有必要区别对待这么明显吗? 王幼君有些恼火,“本小姐常年入宫,用得着检查这么仔细?” 那嬷嬷雍容笑着,“陛下吩咐,东亭侯府小小姐入宫,得搜仔细了,尤其要查验小小姐的指甲,省的爪子抓人。
”嬷嬷说完这话,露出个不尴不尬的笑,“小小姐恕罪,这是陛下的原话。
” 王幼君:“.......” 她往旁边一脸懵懂的舒筠瞥了一眼,恨得牙痒痒,皇帝这是在给舒筠报仇啊。
她不知该羡慕舒筠有一身憨福,还是气/皇帝过于斤斤计较。
奉天殿与慈宁宫皆在东华门以西,二人先从文华殿过去,顺着皇极门至通往慈宁宫的宫道,沿着宫道往北,至奉天殿角门,便可分道扬镳,只是待行至角门处,居然遇到上回那位白白胖胖的小公公。
小公公往二人行了一礼, “今日是太皇太后的寿辰,陛下正在慈宁宫。
” 王幼君脑门一拍,“哎呀,都怪我忘了告诉你,太皇太后今日过寿,只是老人家从不铺张浪费,故而朝野并不声张,就连内廷也没打算举办宫宴,我母亲没得太皇太后准许不敢入宫,只遣我敬献一件衣裳磕个头便走,你既然来了,便随我一道吧。
” 舒筠到了这里,自然推脱不过去,心想着太皇太后从未见过她,估摸着在门口磕个头便可离开,小公公猜着舒筠包袱里的东西是给皇帝的,担心待会进了慈宁宫不好解释,便替她接过包袱,在前方引路。
往西转过一道宫门,到了慈宁宫的门口。
宫人通报后,不一会太上皇跟前那位老公公出来了,他一脸和气望着舒筠, “太皇太后有旨,请两位姑娘进去叙话。
” 舒筠有些紧张,王幼君牵着她进去在她耳边提醒, “端庄些,给太皇太后留个好印象。
” 若只是嫔妃,太皇太后压根不会过问,若是立后,老人家肯定是要参详的,王幼君心里还揣着让舒筠给皇帝做正妻的念头,自然是一心帮衬。
或许旁人会说舒筠痴人说梦,家世不显,性子过软,无论哪一条都不是皇后人选,王幼君却不苟同。
那日在别苑,皇帝明知舒筠已首肯,却没带她入宫,可见对舒筠十分慎重,这份慎重给了王幼君一股信念,皇帝舅舅从来不按常理出牌,他迟迟不立后,一是要寻合心意的女子,二是不欲外戚势大,后宫干政。
舒筠不是最佳人选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