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汉纪四 太祖高皇帝下
公元前196年冬天,刘邦正在邯郸忙着收拾陈豨这伙反贼呢。
陈豨的手下也没闲着,侯敞带着一万多人到处晃悠搞游击,王黄领着一千多骑兵驻扎在曲逆,张春则带着一万多士兵渡过黄河去攻打聊城。
好在汉军这边,将军郭蒙和齐国将领联手出击,把他们打得落花流水。
太尉周勃则从太原出发去平定代地,到了马邑,这城死活攻不下来,周勃干脆直接把城给打残了。
赵利死守东垣,刘邦亲自出马,最终拿下东垣,还把这地儿改名叫真定。
刘邦悬赏千金捉拿王黄、曼丘臣,嘿,还真奏效,这两人的手下把他们活生生地给绑了送来。
就这么着,陈豨的军队算是败得差不多了。
这时候,淮阴侯韩信称病,没跟着去打陈豨,却偷偷派人去跟陈豨密谋。
韩信打算和家里的门客趁着夜色假传诏书,赦免那些官府的囚徒和奴隶,带着他们去袭击吕后和太子。
一切都安排好了,就等着陈豨那边的消息。
结果呢,他的一个门客不小心得罪了韩信,被韩信关起来,还打算杀了他。
到了第二年正月,这门客的弟弟跑去给吕后告密,说韩信要造反。
吕后一听,想把韩信召进宫来,但又怕他不来。
于是就和萧相国商量了个计策,派人假装从刘邦那儿来,说陈豨已经被抓住,死翘翘了,列侯和群臣都要进宫去祝贺。
萧相国还骗韩信说:“你虽然生病了,也得勉强进宫去祝贺一下。
”韩信就这么稀里糊涂地进宫了,刚进去,吕后就指使武士把韩信给绑了,在长乐宫的钟室把他给斩了。
韩信临死前,那叫一个后悔,大喊:“我真后悔没听蒯彻的计策,居然被你们这些妇道人家给骗了,这难道不是天意吗!”最后,韩信的三族也都被灭了。
司马光就评论说:“有些人觉得韩信那可是首屈一指的大功臣,当初跟高祖从汉中起兵,平定三秦,然后带兵北上,灭了魏、代,收拾了赵,还威慑了燕,往东又拿下了齐地,最后在垓下把楚国给灭了,汉朝能得天下,大部分都是韩信的功劳。
看他之前拒绝蒯彻的建议,还在陈地迎接高祖,哪像是有反心的人啊!就是因为后来没得到他想要的职位,心里不爽,才走上了叛逆的道路。
就说卢绾吧,就因为和高祖是老乡,关系铁,都能在燕地称王,可韩信却只能以列侯的身份上朝,这高祖对韩信确实有点不地道啊!不过呢,我觉得高祖在陈地用计谋抓住韩信,说他对不住韩信是没错,但韩信自己也有问题。
当初,楚汉在荥阳对峙的时候,韩信灭了齐,都不回来报告一声就自己称王;后来汉军追到固陵,和韩信约好一起攻打楚军,韩信却放了鸽子。
就从那时候起,高祖心里就想收拾韩信了,只是当时没那个能力。
等到天下平定了,韩信还能靠什么呢?趁着时机为自己谋取利益,那是市井小人的想法;懂得感恩图报,才是正人君子该有的心态。
韩信既想用市井小人的心态为自己谋利,又想别人都用君子的心态对他,这不是难为人嘛!所以太史公才说:‘要是韩信能学学道家的谦逊,不炫耀自己的功劳,不骄傲自己的才能,说不定就没事了!他对汉朝的功劳,都可以和周公、召公、太公这些人相比,后世子孙也能一直享受祭祀。
可他不这么做,天下都安定了,却想着谋反,落得个灭族的下场,也是活该啊!’” 这边将军柴武在参合把韩王信给斩了。
刘邦回到洛阳,听说韩信死了,那心情是既高兴又有点可惜,就问吕后:“韩信临死的时候说了啥?”吕后说:“韩信说后悔没听蒯彻的计策。
”刘邦一听,说:“这蒯彻不就是那个齐国的辩士嘛。
”于是下令让齐国把蒯彻抓来。
蒯彻被押到刘邦面前,刘邦问:“是你教唆淮阴侯造反的?”蒯彻回答:“没错,就是我教的。
那小子不听我的计策,才落得个灭族的下场;要是他听了我的话,陛下您哪能这么容易就灭了他呀!”刘邦一听,气得大喊:“把他给我煮了!”蒯彻连忙喊冤:“哎呀,冤枉啊,不该煮我啊!”刘邦说:“你教唆韩信造反,还有啥冤枉的?”蒯彻回答说:“当年秦朝失去天下,就像一只鹿,天下人都去抢,跑得快、本事大的人先得到。
就好比盗跖的狗对着尧狂叫,不是尧不仁义,而是狗本来就会对着不是自己主人的人叫。
当时我只知道有韩信,又不认识陛下您。
而且天下那些磨拳擦掌、想干陛下您干的事儿的人多了去了,只不过他们没那个能力罢了,难道您要把他们都煮了?”刘邦一听,觉得有道理,就把蒯彻给放了。
接着,刘邦立儿子刘恒为代
陈豨的手下也没闲着,侯敞带着一万多人到处晃悠搞游击,王黄领着一千多骑兵驻扎在曲逆,张春则带着一万多士兵渡过黄河去攻打聊城。
好在汉军这边,将军郭蒙和齐国将领联手出击,把他们打得落花流水。
太尉周勃则从太原出发去平定代地,到了马邑,这城死活攻不下来,周勃干脆直接把城给打残了。
赵利死守东垣,刘邦亲自出马,最终拿下东垣,还把这地儿改名叫真定。
刘邦悬赏千金捉拿王黄、曼丘臣,嘿,还真奏效,这两人的手下把他们活生生地给绑了送来。
就这么着,陈豨的军队算是败得差不多了。
这时候,淮阴侯韩信称病,没跟着去打陈豨,却偷偷派人去跟陈豨密谋。
韩信打算和家里的门客趁着夜色假传诏书,赦免那些官府的囚徒和奴隶,带着他们去袭击吕后和太子。
一切都安排好了,就等着陈豨那边的消息。
结果呢,他的一个门客不小心得罪了韩信,被韩信关起来,还打算杀了他。
到了第二年正月,这门客的弟弟跑去给吕后告密,说韩信要造反。
吕后一听,想把韩信召进宫来,但又怕他不来。
于是就和萧相国商量了个计策,派人假装从刘邦那儿来,说陈豨已经被抓住,死翘翘了,列侯和群臣都要进宫去祝贺。
萧相国还骗韩信说:“你虽然生病了,也得勉强进宫去祝贺一下。
”韩信就这么稀里糊涂地进宫了,刚进去,吕后就指使武士把韩信给绑了,在长乐宫的钟室把他给斩了。
韩信临死前,那叫一个后悔,大喊:“我真后悔没听蒯彻的计策,居然被你们这些妇道人家给骗了,这难道不是天意吗!”最后,韩信的三族也都被灭了。
司马光就评论说:“有些人觉得韩信那可是首屈一指的大功臣,当初跟高祖从汉中起兵,平定三秦,然后带兵北上,灭了魏、代,收拾了赵,还威慑了燕,往东又拿下了齐地,最后在垓下把楚国给灭了,汉朝能得天下,大部分都是韩信的功劳。
看他之前拒绝蒯彻的建议,还在陈地迎接高祖,哪像是有反心的人啊!就是因为后来没得到他想要的职位,心里不爽,才走上了叛逆的道路。
就说卢绾吧,就因为和高祖是老乡,关系铁,都能在燕地称王,可韩信却只能以列侯的身份上朝,这高祖对韩信确实有点不地道啊!不过呢,我觉得高祖在陈地用计谋抓住韩信,说他对不住韩信是没错,但韩信自己也有问题。
当初,楚汉在荥阳对峙的时候,韩信灭了齐,都不回来报告一声就自己称王;后来汉军追到固陵,和韩信约好一起攻打楚军,韩信却放了鸽子。
就从那时候起,高祖心里就想收拾韩信了,只是当时没那个能力。
等到天下平定了,韩信还能靠什么呢?趁着时机为自己谋取利益,那是市井小人的想法;懂得感恩图报,才是正人君子该有的心态。
韩信既想用市井小人的心态为自己谋利,又想别人都用君子的心态对他,这不是难为人嘛!所以太史公才说:‘要是韩信能学学道家的谦逊,不炫耀自己的功劳,不骄傲自己的才能,说不定就没事了!他对汉朝的功劳,都可以和周公、召公、太公这些人相比,后世子孙也能一直享受祭祀。
可他不这么做,天下都安定了,却想着谋反,落得个灭族的下场,也是活该啊!’” 这边将军柴武在参合把韩王信给斩了。
刘邦回到洛阳,听说韩信死了,那心情是既高兴又有点可惜,就问吕后:“韩信临死的时候说了啥?”吕后说:“韩信说后悔没听蒯彻的计策。
”刘邦一听,说:“这蒯彻不就是那个齐国的辩士嘛。
”于是下令让齐国把蒯彻抓来。
蒯彻被押到刘邦面前,刘邦问:“是你教唆淮阴侯造反的?”蒯彻回答:“没错,就是我教的。
那小子不听我的计策,才落得个灭族的下场;要是他听了我的话,陛下您哪能这么容易就灭了他呀!”刘邦一听,气得大喊:“把他给我煮了!”蒯彻连忙喊冤:“哎呀,冤枉啊,不该煮我啊!”刘邦说:“你教唆韩信造反,还有啥冤枉的?”蒯彻回答说:“当年秦朝失去天下,就像一只鹿,天下人都去抢,跑得快、本事大的人先得到。
就好比盗跖的狗对着尧狂叫,不是尧不仁义,而是狗本来就会对着不是自己主人的人叫。
当时我只知道有韩信,又不认识陛下您。
而且天下那些磨拳擦掌、想干陛下您干的事儿的人多了去了,只不过他们没那个能力罢了,难道您要把他们都煮了?”刘邦一听,觉得有道理,就把蒯彻给放了。
接着,刘邦立儿子刘恒为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