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仙侠 > 青春向阳生长 > 第26章 逐梦衡心

第26章 逐梦衡心

目录
    当“虚实交响计划”让同学们在虚拟与现实信箱又被塞满了带着墨迹褶皱的信件。

    “我热爱街舞,可父母说这会耽误学习,必须放弃”“参加机器人社团后成绩下滑,我不知道该继续坚持还是回归刷题生活”“想尝试写作,又怕投入精力后一无所获”……字里行间,满是少年们在兴趣与学业的天平两端摇摆不定的焦灼与迷茫,这些困惑如同密布的乌云,沉甸甸地压在林小羽心头。

     料峭春寒中,林小羽、陈雨欣、李诗涵和王浩再度相聚在生物园的凉亭。

    石桌上零散摆放着信件,被风掀起的边角像不安分的翅膀。

    “高二的苏瑶在信里说,她为了准备钢琴考级,连续三个月熬夜练琴,最近一次月考成绩下滑了二十名,现在她一坐到钢琴前就开始自责。

    ”林小羽声音低沉,“兴趣本应是点亮生活的光,怎么成了负担?” 陈雨欣摘下眼镜擦拭,镜片后的眼神满是心疼:“我表弟痴迷天文观测,经常半夜爬起来看星星,白天上课打瞌睡,被老师批评了好几次。

    ”李诗涵咬着嘴唇,眉头紧锁:“大家好像都被困在‘兴趣会影响学业’的怪圈里,找不到出路。

    ”王浩一拳砸在石桌上,震得落叶纷飞:“我们得帮大家打破这个僵局,找到兴趣和学业的平衡点!” 经过近一个月的深入调研与反复研讨,“逐梦衡心计划”正式启动。

    林小羽决定邀请教育专家、成功兼顾兴趣与学业的学长学姐开展“双轨成长”主题分享会,并设立“成长规划咨询室”;陈雨欣负责设计“兴趣光谱”主题展览,展示兴趣如何促进学业发展的多元案例;李诗涵着手组织“时间与精力管理特训营”,传授高效学习与兴趣培养的实用方法;王浩则发起“兴趣学业融合挑战赛”,鼓励同学们探索两者结合的可能性。

     计划推行初期,林小羽便遭遇了来自家长和老师的双重质疑。

    许多家长认为“学生就该以学业为重,兴趣爱好是不务正业”,部分老师也担心活动会分散学生精力。

    她没有退缩,联合苏晴老师收集了大量因合理发展兴趣而提升学习动力的案例,制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