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仙侠 > 青春向阳生长 > 第52章 荆棘与繁花

第52章 荆棘与繁花 第2页

目录
    “姐姐,这个给你驱邪!” 国际舆论的压力却并未因此减轻。

    某知名学术期刊发表文章《论青少年教育的科学性边界》,公开批评“青春小卫士”的项目“过度感性化”。

    面对质疑,林小羽没有反驳,而是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成长博览会”。

    展厅里,既有孩子们用树叶、石头制作的原生态护具,也有张浩然研发的最新智能设备,还有来自世界各地的青春期故事手稿。

     博览会开幕当天,一位白发苍苍的西方教授驻足在一幅蜡染作品前。

    画面上,苗族少女用彩色蜡线描绘自己的初潮经历,旁边用歪歪扭扭的汉字写着:“妈妈说,这是成为女人的礼物。

    ”教授摘下眼镜擦拭,喃喃自语:“我研究了一辈子青春期,却从未如此贴近过这些年轻的灵魂。

    ” 李明的困境迎来了转机。

    在一位声乐专家的建议下,他尝试用气息发声法调整嗓音,张浩然研发的护嗓仪也派上了用场。

    决赛当天,他站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演讲台上,没有用华丽的辞藻,而是讲述了一个山区男孩因为智能手环及时预警,避免了一场健康危机的故事。

    当大屏幕上出现男孩康复后灿烂的笑容时,全场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

     然而,新的挑战接踵而至。

    随着“智慧教育箱”的普及,数据安全问题成为众矢之的。

    有家长发现,设备在记录健康数据时,可能会无意中泄露家庭隐私。

    团队紧急召开技术会议,陈雨欣提出采用区块链技术加密数据,张浩然则设计了“数据自毁”功能——当设备离开特定区域,所有数据将自动删除。

     寒冬来临时,“青春小卫士”启动了“暖冬计划”。

    他们不仅为偏远地区送去御寒物资,还将青春期教育融入传统年俗。

    在北方的雪原,孩子们戴着智能护耳听着“变声期的故事”;在南方的水乡,少年们划着船,用方言传唱着经济卫生的歌谣。

     林小羽站在生物园的观景台上,看着远处的山核桃树在寒风中摇曳。

    树枝上挂着的“成长许愿牌”随风作响,上面写满了孩子们的心愿:“我想当医生,治好奶奶的病”“我希望能走出大山,看看外面的世界”。

    她翻开日记本,在雪光的映照下写道:“教育的道路上布满荆棘,但每一步都能遇见绽放的繁花。

    我们守护的不仅是青春期的困惑,更是千万个渴望被尊重、被理解的灵魂。

    只要心怀热爱,再遥远的地方,也能开出希望的花朵。

    ” 喜欢青春向阳生长请大家收藏:()青春向阳生长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