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仙侠 > 青春向阳生长 > 第49章 风雪同行

第49章 风雪同行 第2页

目录
    开始疯狂上涨,匿名捐赠如雪花般涌入。

     当李明终于抵达牧区时,眼前的景象让他红了眼眶。

    卓玛带领孩子们在风雪中排成一列,用身体组成人墙保护帐篷。

    接过护具的瞬间,一个藏族女孩突然用不太标准的普通话喊道:“谢谢哥哥!”李明摸了摸她冻红的脸蛋,发现孩子们自制的护胸衣竟是用旧毛毯和木珠串成的。

     文化冲突在交流活动中进一步激化。

    城市孩子带来的电子设备让牧区少年既好奇又抵触,有个男孩甚至摔了平板电脑:“我们不需要这些!”而城市孩子面对简陋的生活条件,也忍不住抱怨。

    林小羽没有急于调解,而是组织了一场特别的“互换生活”体验。

     城市孩子跟着牧民学习放牧,在零下二十度的环境中搭建牦牛帐篷;牧区少年走进实验室,亲手操作3D打印机制作护具模型。

    当一个城市女孩在挤牦牛奶时被牛角轻轻顶了一下,牧区的小伙伴立刻冲过来查看;而牧区男孩第一次用平板电脑画出雪山时,兴奋地举着屏幕满帐篷跑。

     运输危机解决后,新的挑战接踵而至。

    教育局要求活动中心提交详细的跨地域教育融合方案,否则将暂停合作。

    团队成员们连续三天熬夜讨论,会议室的白板写满又擦净。

    陈雨欣提出“文化双轨制”课程,将生理知识与不同地域的传统习俗结合;张浩然则设计了线上“成长互助树”平台,让各地孩子共享学习资源。

     在方案汇报会上,一位专家突然发难:“跨文化交流是否会削弱主流教育?”林小羽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播放了一段视频。

    画面里,流动儿童用快板讲述藏族的青春期习俗,牧区少年用藏语朗诵预防近视的口诀,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在碰撞中焕发出新的生机。

    汇报结束时,会议室响起的掌声,比任何辩解都更有力量。

     冬夜渐深,林小羽独自留在活动中心。

    窗外的雪不知何时停了,月光为积雪镀上一层银边。

    她翻开日记本,记录下今天收到的最新消息:在团队的协调下,城市医院将为牧区孩子提供免费的青春期健康检查;而牧区学校也邀请“青春小卫士”开设传统文化与生理教育融合课程。

     “风雪再大,也挡不住根脉的生长。

    ”林小羽写道,笔尖划过纸面沙沙作响,“当不同地域的成长故事相遇,那些看似冲突的差异,终将成为滋养彼此的养分。

    或许教育的真谛,就是让每个孩子都能在理解与包容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向阳之路。

    ”远处,传来李明教孩子们唱的新编护嗓歌,混着风声,飘向雪山的方向。

     喜欢青春向阳生长请大家收藏:()青春向阳生长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