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仙侠 > 退亲发家科举路,六元及第娶公主 > 第207章 乡试结束了

第207章 乡试结束了

目录
    又是画图,又是作文,等这道题写完,就到晌午了。

     虽然剩下的题目不多,但苏润一早上只写了一篇文章,他对此速度很是不满。

     因此也没花费时间弄吃的,只摇动铃铛,问衙役要了冷水和热水。

     热水冲糊糊,冷水则混着炒面,捏了个拳头大的团子。

     苏润就着热糊糊吃团子,眼睛却开始看其他的题目。

     时务策剩下两道,一道是问预防洪涝之策: 【朕观天下,水患为民生之大患。

    每逢雨季,洪涝横生,江河泛滥,淹没良田,冲毁城郭,百姓苦不堪言。

    尔等士子皆怀济世之才,试问:当如何察天时、观地理,以预知洪涝之发?又当如何修筑堤坝、疏浚河道,以御洪水之侵?灾后,又当如何安抚百姓、恢复生产,使社稷长治久安?】 这题连文章结构都不用想,题目都已经揭示完了。

     先答如何预防;再答如何修坝疏道;最后答灾后重建。

     题目不难。

     毕竟大炎常有洪涝灾害,故考生常押此题。

     而对经历过清河决堤,流民遍野,又建议种果树来预防水土流失的苏润来说,答案根本就是手到擒来。

     苏润左手拿着捏到奇形怪状的团子,右手提笔沾沾墨水,快速标注了几个要素。

     然后继续看仅剩的那道题目。

     【科举制度自创立以来,历经数百年,虽有变革,然其选拔人才之宗旨未改。

    然古之科举重经义、诗赋,虽能选拔文辞之士,然于经世致用之才,或有不足。

    朕之用人,更重实学、实务。

    试问:古之科举与今之人才选拔,其异同何在?当如何借鉴古制,又当如何突破旧制,以适应时局之需】 见此,苏润很是意外: “有趣了~” “这不就是问科举如何培养实用性人才?” “逼着我当大炎临川先生啊!” 宋朝王安石曾改进科举制度,修改取士之法,因其出身临川县,故称临川先生。

     想到这里,苏润改了口: “不,润应该是玉泉先生!” 苏润虽然记不全,但大方向还是清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