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仙侠 > 退亲发家科举路,六元及第娶公主 > 第106章 怎么好意思偷懒的?

第106章 怎么好意思偷懒的?

目录
    司彦当日收了梁父的礼物,本以为没什么。

     回去打开一看,才发现是二十两白银。

     次日,他便以“无功不受禄”为名,要退给梁玉。

     但却被梁玉以“送出去的东西哪有退回来的道理”,直接驳回。

     与司彦一样的还有叶卓然。

     苏润这才知道众人的礼物都不一样。

     不过他很快会意了梁父的打算: 司彦县试排名高,府试很可能考上廪生。

     若是他能顺利去府学进修,来日前途不可限量。

     正好司彦家境贫困,梁父直接给钱,便是雪中送炭,来日一旦司彦飞黄腾达,至少梁家能沾些旧情。

     这对他们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况且,梁玉还在学堂里。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梁玉乃家中独子,梁家不差这点钱 花些小钱,让其余人在学堂多多关照梁玉,继续拉着梁玉苦学。

     梁玉越好,梁家才会越好。

     苏润很认可梁父的做法。

     所谓一人智谋短,众人计谋长。

     人在世上不可能单打独斗。

     他乐得自己交好的人都拧成一股绳。

     更不愿看到司彦和叶卓然因为钱的事,放弃或者延迟科举。

     故以“长者赐,不可辞”为由,劝司彦和叶卓然收下了。

     礼物风波过后,众人开始全心全意备考。

     基本的背诵和经义,他们早就弄清楚了。

     这次依旧是题海战术。

     以前。

     诗、赋、时务策、判、诏、论、四书文、经义题等混在一起,短板还没那么明显。

     但现在考题形式一变,众人的水平明显拉开了。

     尤其是时务策。

     具体表现在司彦等人对政事完全不敏感,答得东西也多是纸上谈兵。

     这与众人出身有关。

     平时压根关注不到,哪里知道如何治理地方、兴修水利? 无法,苏润只好从苏丰那里打探玉泉县和青阳府这几年的政事,然后拿来给众人做训练。

     县令卫先似有察觉,暗中帮了一把。

     苏润抓时务策,司彦出帖经,徐鼎负责杂文。

     三人各有分工,把所有人的学习都安排的妥妥的。

     连每日饭食,都是六顺和八方照三餐从天香楼打包饭菜过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