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仙侠 > 奉旨当里长:百姓的明义 > 第84章 百姓为天

第84章 百姓为天 第2页

目录
    这不,之前对于老朱的各种推崇,可把老朱给乐坏了,当然唐仨仁不可能说这是后世的评价。

     尤其是那个“平民皇帝”的称呼,把老朱真正的捧上天了,随行的几个文官可不高兴,但碍于老朱在,只能暂暗骂唐仨仁就是个“捧臭脚的马屁精”。

     “比如,一个关注农村孩子上学的政令,如果制定者从未踏足过偏远的山村,不了解那里的师资匮乏、教学条件艰苦,又怎能说出真正有效的解决方法呢?只有亲身经历过,才能明白蒙学不仅仅是盖几所学堂那么简单,还包括老师的培训、教学设施的完善,甚至是出行问题的解决,让孩子们能够安全地到达学堂等。

    ” 讲到这里时,唐仨仁发现越来越多的人都进了这间可容下百人的“会堂”,显然,唐家铺里的人,早已不仅仅是那群最纯朴的村民们了。

     “再比如,我们大明最重要的民生问题,从农民的收入开始,地主们是不会关心农民一年的收成是多少,他们只会关心农民一年交多少粮税上来,不会管农民是用什么方式完成税.....” 听到这,老朱只感觉脸上有些热,旁边跟来的一些文臣脸上是真红了,没错,最大的地主坐在这里,大明最牛的一群地主,有几个人也在这里呢。

     “他们从未在田间真正劳作过,不知道农民面对的市场风险、自然灾害的威胁,除了想着怎么剥夺农民更多的收成外,他们又怎么会提出真正有利于农民的措施呢?” “我们大明的官,说到底都是地主....” 说到这时,唐仨仁还是有些无奈,他是想将一些后世的想法告诉更多的人,但现实却告诉他,说了也没有用,因为比起后世那些真正想为民办实事的高官听不见真话的情况,在大明哪怕最高统治者老朱听到了真话也没有用啊。

     社会最大的制度问题就是老朱这个“皇家”的存在,但这些不能说啊,像老朱这样的上位者,听的好话多了,变得也只愿意听“好消息”了,任何敢质疑老朱的声音,都会被抹杀掉,不管多么英明的统治者,最终都逃不过这个圈子,因为这就是所谓“皇帝”的权威。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唐村长你的意思是说,这世上就不该存在地主官绅啥的,洪武爷最想做的就是把地方全给杀了不成?还是说,唐村长推崇的是商人?” 汪广洋很高兴自己能够跟着老朱一起来这唐家铺,因为之前他就发现了,徐达来过这里,汤和来过这里,刘基跑这里来当副村长了,就连后来那什么刘三吾都有机会过来,他汪广洋直到现在才有机会跟着过来,也就是说,现在的他才算是老朱看重的臣子。

     “不要误会,我并非说洪武爷不是个好皇帝,反而在很多功绩方面他算得上是千古一帝了,因为他是整个华夏史上,唯一的一位真正站在老百姓角度思考问题的帝王,以前没有这样的帝王,以后也不会再出现.
目录
返回顶部